在目标管理的培训辅导中,我们经常会说到“三个石匠的寓言”来帮助学员理解什么是目标,什么是目标管理。这个寓言是这样的: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教堂。”
如果我们用“自我期望”、“自我启发”和“自我发展”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三个石匠,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太低,在职场上,此人缺乏自我启发的自觉和自我发展的动力。第二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团队中,此人很可能是个特立独行、“笑傲江湖”式的人物。第三个石匠的目标才真正与工程目标、团队目标高度吻合,他的自我启发意愿与自我发展行为才会与组织目标的追求形成和谐的合力。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目标管理改变了经理人过去监督部属工作的传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主管与部属共同协商具体的工作目标,事先设立绩效衡量标准,并且放手让部属努力去达成既定目标。此种双方协商一个彼此认可的绩效衡量标准的模式,自然会形成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中国企业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他们似乎认为运作、MBO、流程重组、ERP、CRM等等才是先进的管理方式,而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则已经落后。事实上,只要企业还没有改变其赢利组织的属性,目标管理就仍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有效的基础管理手段之一,是经理人技能提升的主要内容。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企业内的目标体系,全体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推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在一个企业的目标体系中,总经理的目标、部门经理的目标、车间主任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目标都和企业整体目标息息相关。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部门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必然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企业目标,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化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去。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士兵有雄心壮志,有非常高的自我期望当然是好事。但是一个总想着当元帅的士兵,却未必是连长需要的部下。在企业中,自我期望过高的员工,通常很难融入团队,也不能充分施展才能。
我们常听到老总们开会时会要求下属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可是如果员工、经理人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你怎么能要求他司其职、尽其能呢?
经理人、员工的目标意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而习得的,是需要企业管理团队着力去培养的。我曾凭经验比较过台湾企业和大陆企业,相比之下,台湾企业没有太多的“文化”、“战略”方面的华美辞藻,但企业的管理框架都比较清晰,细节比较精致。而大陆许多企业的管理只适合远观,不便近看。
从目标管理的方法来看,我们就发现第三个石匠的回答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但更严格地说,他的回答仍然有目标不够明确之嫌。如果他能说出他是在做教堂的门柱或者穹顶,那么他对自己的目标就更明确了。当然,要石匠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恐怕责任不在石匠,而是在石匠的上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