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创造公司内部的知识市场

   日期:2007-12-29     浏览:180    评论:0    
核心提示:过去几年来,“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公司大手笔地投资各种硬件与软件,期望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创造与分享。最重

  过去几年来,“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公司大手笔地投资各种硬件与软件,期望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创造与分享。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成效却相当有限。

  在最近一期的《麦肯锡季刊》中,麦肯锡顾问布莱恩(Lowell L. Bryan)指出,知识的真正价值主要并非来自知识管理,而是知识的创造与交流分享。布莱恩因此提出“创造公司内部知识市场”的概念。

  他指出,知识的大型公开市场存在已久:书籍、专业期刊、报章杂志,以及因特网上的在线书店都是。企业何不设法在公司内部创造一个知识市场呢?

  基本上,市场就是市场,有卖方(知识的创造与提供者)、买方(知识的取得者),企业内部知识市场要有效运作,其基本要素和一般市场无异:

  ■有价值的交易标的物。若没有值得买卖双方投入此市场的交易标的物,市场就运作不起来。从买方的角度而言,从这个市场取得的知识必须符合需要、方便取得。因此,知识创造者(卖方)提供的知识内容与格式,应该符合这些条件,例如使知识取得者不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知识创造者或其它人交谈,就可以了解知识内容。

  ■知识的订价。没有收获(价格),哪来卖方?在公司内部知识市场,知识创造者获得的报酬,通常是个人的荣誉、升迁,甚至财务报酬。

  ■交易机制。公司内部知识分享的最大受益者是公司,因此,公司应该扮演提供交易机制的角色,奖励知识创造与提供者,让他们愿意分享知识;确保真正的知识创造者获得奖励,而不是那些掠人之美者。

  ■维持市场的竞争性。市场持续不断有好东西供应,才能活络及有效运作。这代表公司应该设法激励同仁竞相创造有品质的知识,以争取更高荣誉或报酬。

  ■各种市场规范标准。知识提供的格式、分类、哪些种类的知识可进入交易市场等等。

  ■市场促进者。市场必须有熟悉机制与规范者,来促进交易与维持市场秩序,例如事业单位主管可以指派几个人负责知识目录的编列、哪些知识符合进入市场的资格、删除过时的知识、找出哪些领域的知识欠缺、激励专业人员创造知识等等。

  把市场原则应用于知识管理,这是个相当新的概念,充分采行的公司还不多。但少数已经应用的公司发现成效甚为显著,例如哈柏工程材料公司(J. M. Huber)于1995年推出“行动后检讨流程”,希望在项目结束后进行检讨,以从中获得教训,作为未来改善绩效的参考。

  其中许多专业启示当然是对特定部门有益,但在策略、行销、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却对所有事业单位与部门有助益。该公司把这些检讨心得报告汇整,供所有单位与员工参考。

  如今,这个流程已经变成哈柏公司的文化,其数据库里有8,000份“行动后检讨报告”,不只有效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分享,经理人也可藉此在其它事业部门及公司高层建立名声。最重要的是,哈柏公司高阶主管非常肯定,这种知识分享方法显著提升该公司的绩效。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创造公司内部的知识市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