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有效决策的七要素

   日期:2007-12-25     作者:黄建东    浏览:151    评论:0    
核心提示:效率(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率讲的是把事情“做好”,而有效性讲的是要“做对”的事情。远在

  效率(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率讲的是把事情“做好”,而有效性讲的是要“做对”的事情。对一个决策者说来,“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加重要。

  我们平时讲“决策”,多数情况下只是指做出某个决定。彼得?杜拉克讲的“决策”,范围比我们平时意义上理解的要宽泛得多。根据杜拉克对“决策”的研究,决策包含了以下七个要素:

  1.判断决策是否必要

  管理者做决策,就好像外科医生决定是否要对病人进行手术一样。外科医生在决定动手术前,都会非常慎重,因为他们知道,外科手术不可能没有风险,所以必须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手术。在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时,外科医生大都遵照几条古老而有效的规则:1.如果疾病能够自动痊愈,而且不会对患者产生什么风险和巨大的疼痛,动手术是没有必要的,而只需定期检查。2.如果病情恶化或者有生命危险,而医生又可以对这种病采取一些措施,那么他就应该马上给病人动手术,不仅要快,而且还要彻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手术存在风险,却是必要的。3.第三种情况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病情既没有恶化也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也不会自动痊愈,而且相当严重。这时外科医生就要在机会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这个时刻,他必须做出一个决策。正是这种决策才把一流的外科医生和平庸之辈区分开来。这种外科医生使用的基本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到决策上来。

  2.对问题进行分类

  如果一开始对问题的分类错了,最后的决策也会是错误的。管理者遇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整个行业中都比较普遍的事件;2.对于某个企业具有特殊性,但对于整个行业具有普遍性的事件;3.完全特殊的事件;4.看上去是特殊事件,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首次出现的普通事件。除了完全特殊的事件之外,其它类型的问题都分别有其普遍性的解决方法。

  完全特殊的问题非常罕见。事实上一个组织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别人已经解决过的。所以,卓有成效的决策者要认真分析问题,判断它究竟是普遍性问题还是特殊问题。如果问题是普遍性的,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3.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是所有七个决策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要素。一个卓有成效的决策者,总是首先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问题找对了,即使解决方法上有所失误,这种失误也可以得到纠正或挽救;但是如果问题找错了,即使解决方案是对的,这个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借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对疾病的诊断要正确。同样,决策也必须要对问题先有一个正确的“界定”,然后“对症下药”。

  优秀的决策者并不会做很多决策,他们只做那些重要的决策。而且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必须做决策。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他们绝不会举棋不定,而是会马上采取行动。优秀的决策者知道决策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地方并不在于做出决策本身,而是要确保所做出的决策的确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杜拉克举了费尔的决策作为例子。20世纪初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总裁费尔做了四项重大决策,创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具规模、成长得最大的民营企业。第一项大决策:贝尔电话公司必须预测并满足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进而提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同时,费尔认为:为了避免一个垄断性的公司被政府收购,唯一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公众管制”。费尔不仅决定把实现公众管制作为公司的目标,而且把这一目标交付各地区的子公司总经理,让公司一方面确保公众利益,同时又能使公司顺利经营;第三项决策是建立了贝尔研究所。费尔认为:一个垄断性的企业虽然没有竞争对手,但是公司应该把将来作为对手。电信事业以技术最为重要,研究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和“今天的否定者”;费尔的另一项重大决策是开创一个大众资本市场,避免因为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的问题而陷入困境。费尔的四项重大决策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为了解决公司和他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大决策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有效的决策。

  4.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决策

  有的管理者在决策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地问这样一些问题:老板能接受什么样的决策?我知道财务人员不会喜欢这个决策,那么我现在怎么做才能迎合他们的心意呢?我知道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相信的东西相矛盾,我们该如何慢慢地、在小范围内起步,以免惊动太多的人?谁会喜欢这个方案?杜拉克认为:一旦受到了这种问题的局限,决策将肯定会失败。决策的出发点应该是“什么是对的”,而绝不是“谁是对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妥协或者折中都是在决策中不可取的。实际上,妥协也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不管要做什么妥协,只要一个方案能够解决问题——尽管可能解决得不够完美——这种妥协就是正确的妥协。如果妥协不能解决问题,这个方案就可能比不做决策更有害处。

  5.让别人接受你的决策

  我们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决策,除非你的组织接受了你的决策,否则你的决策就是无效的,它只不过仍然是一个良好的意愿而已。为了使一个决策发挥效力,应该从决策过程一开始,就考虑好如何使决策最后被接受。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可能有借鉴之处。

  远在做出最终决策之前,日本企业的管理层在刚刚开始做决策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来让人们接受他们决策。因此,组织中的每一个将要受到决策影响的人,不管是否赞成这个决策,他都会十分清楚决策的内容,也会为这个决策做好准备。这样一来,管理层根本不需要游说,因为人们已经十分了解这个决策了。

  6.落实执行决策的具体行动

  在采取正确的行动之前,决策还不能算已经完成。如果没有把执行决策的任务和责任分配下去,并且为实施决策规定一个最后期限,制定决策只是一句空谈,决策也只能算是一种希望。我们平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公司请了某著名的咨询公司,对公司的某个方面做出了一个决策。于是,公司郑重其事地又开会,又发文,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司领导也出面表态,对这项决策表示全力支持。然而,最后每个人都把关于这项新政策的文件束之高阁。

  要想使一项决策有成效,就必须在决策过程的一开始就考虑需要采取的行动。确实,在把执行决策的具体步骤转换成某些人的任务和责任之前,决策根本还没有完成,这时,决策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将决策转化为行动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谁必须了解这项决策?实施决策需要采取哪些行动?谁来采取这些行动?为了便于人们执行,这些行动应该采取何种方式?

  7.根据实际结果对决策进行检验

  即使是有效的管理者也可能做出不正确的决策。毕竟,每一个决策都有风险,因为它将现有的资源托付给不确定的、未知的将来。因此,决策做出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决策的结果往往要在未来才能显示出来,而且经常是在多年以后。所以,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跟踪记录并及时汇报有关信息,从而不断用真正发生的结果检验决策者原来的期望。

  当管理者做重要的决策时,他都应该把对结果的期望、以及希望实现的时间写下来。在9个月或者一年之后,这位管理者应该把真正发生的结果同原来期望的结果进行比较,而且要持续地做这种比较,直到决策已经实施完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有效决策的七要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