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是人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教育、培训、人才的输入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本的累积,可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鉴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对CEPA框架下两地服务领域合作的顺利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及人才培训纳入CEPA应尽快进入议事日程。在现代社会中,人力并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要变成人力资源,必须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方法使这些技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社会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
知识和技能的迅速更新,据统计,信息量正以每年18%~20%的递增率膨胀。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人力资源及教育服务是产业连接的关键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人才结构也顺应产业调整而不断变化。依据香港政府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到2007年,香港人力需求增长最显著的经济行业是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等;需求最高的群组是专业人员。这与五、六十年代对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强劲需求比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意味着今天社会的每个人都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否则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政府及社会机构则需培养优质适用的人力资源及提供教育服务以助长个人的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及教育服务不仅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业连接、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关键要素。高层次人才依然缺乏
在经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就业市场上主要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原有的人力资源因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变化而淘汰为非资源;二是对新的人力资源需求日益迫切,致使市场供求失衡。前者产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加重社会与家庭的负担;后者则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
目前,香港与内地均面临着人力资源结构性供求失调的困境。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2001-2007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香港未来人力需求将继续转向较高教育群组,专上及学士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力需求将分别以年均5.4%和6.3%的速度大幅增长。预计整个劳动力市场在今后5年会出现高达12万名的高学历人才空缺;而高中程度以下人力供应将出现过剩态势,预计供给超出需求约23.15万人。
据国务院人事部公布的资料,2004年内地各类人才总量(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达到72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656万人,但仅分别占总人口的5.5%和3.6%,而高层次人才则只占人才总量的5.6%。国务院教育部2003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总量约为8.7亿人,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为7.85年。意即,劳动力的受教育平均水平仅在初中阶段。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提供2亿~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才能满足需求。两地优势互补合作人才培训
目前内地尚处于人才培训供应不足的状况,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的体制、观念和管理仍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系统已是不容迟缓。但人力资源及教育培训的投入又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按照国务院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匡算,教育投入的初始成本,每新增一个普通高校大学生约需投入4.5万元。此外,各种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供给远不能适应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大量需求。仅以广东省为例,来自劳动部门的统计,2004年技能人才缺口高达156万人,其中高级技工人才缺口达100万人以上。然而,全省技工学校年招生不足10万人,其中高级工仅1.2万人,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相比较之下,香港人力资源及教育培训已有较好的基础和较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由于受区域内适龄人口总量约束及多样化选择等原因,香港目前的人力资源及教育服务市场开始出现生源供给不足的倾向。因此,香港与内地的人才培训合作有很大空间,当中包括资源、供求互补优势及需要。
所以,从两地合作互补的基点着眼,内地应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因素,给予香港人力资源及人才培训服务以国民待遇。利用集合两地的资源和人才培训优势,共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