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已成为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日前,福建省人大通过了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并定于9月28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职工培训制度,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培训是构建企业终身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企业培训在泉州也是越来越得到重视,许多企业都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但是,泉州的企业培训工作还刚刚起步,企业培训中依然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培训只是一时之需
泉州的许多企业都感受到了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体会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企业培训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但却并没有很好地认识企业培训的长远意义,认为它只是一时之需。
出于短期成本收益的考虑,不少企业往往是在出现问题时才被动去找培训师,企业的培训工作总是间歇性的。目前,泉州的多数企业培训只是请一些管理专家来进行短期讲课培训,这种寄希望于一次或几次培训班来达成企业培训的目的,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人员配合的系统,更是时间合理分配的系统化。企业培训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
当然对长期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只是企业的问题,许多培训公司缺乏扎根企业的精神也是重要原因。某咨询顾问公司经理告诉记者,泉州从事咨询顾问和培训业务的公司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开个短期培训班,真正扎根企业、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培训机构是少之又少。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阵风”式培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难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误区二挖墙脚见效更快
企业中人才的高流动率使企业培训工作的人面临这样一种困境: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了需要的人员,但却留不住人才。有些企业为个别员工提供了培训资金,但员工学成之后却“跳槽”了。这样一来,即使认识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价值也会减少对培训工作的投入。
“我们的企业规模小,员工的培训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现在员工的流动性这么大,说不定哪天这些人就会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企业不是花钱给别人做嫁衣吗?企业还不如到外面挖几个人才过来,见效还更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营企业主称。
对于企业人才缺乏问题,许多企业只是想着如何从别的企业那里挖来人才,而不是通过企业培训来培养人才。于是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就不够重视,认为花钱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还不如从外面挖几个现成的人才,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社会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有关专家指出,只要大多数企业都能形成长期培训的机制,员工跳槽并不可怕。只要培训体系还存在,只要企业的主体还存在,企业就可以不停地运作下去,因为它拥有了永不枯竭企业人才的源头———培训。
误区三名家培训效果一定好
目前,泉州乃至全国的企业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培训老师、课程设置还是培训方法上都存在不足。业内人士介绍说,泉州培训市场上的授课教师一部分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火候不足;而另一部分是大专院校的老师,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企业要找到一个优秀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来对员工进行培训着实不易。
许多企业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更看重的是授课的培训师是否出名,没有看培训课程是否适合本企业的要求,造成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实际。授课培训师也许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培训技巧,但好的东西不一定适用在所有的地方,若脱离了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属于无效培训。
企业跟企业在管理上虽然有共同点,但又各有特殊性,要求课程设计是专科而非全科。但是许多企业设置的培训课程共性有余、个性不足,课程设计对所有企业、所有人都适用,受训对象真正学到的管用的东西不多。因而,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不能走进名家培训效果就一定好的误区,而要针对本企业特点,制定出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