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培训市场异常火爆。计算机、外语、职业资格、管理技能等各种培训四面开花。在表面一片繁荣的背后,我们不可忽视各种培训尤其管理培训中存在的种种“泡沫”现象。
培训效果打折扣
我国培训市场的供方包括五类机构:各类学校、专门的培训中心、企业的培训部门、专业研究单位和管理咨询公司。单纯从数量上看,除少数高、精、尖的项目外,目前培训市场供大于求。
但从质量上看,培训市场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少培训单位基础薄弱,既没有教师,也没有场地和设备,是一个纯粹的中介角色。临时组合的课程加临时组合的教师,使培训质量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二是课程缺乏针对性。有些培训单位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宣传时片面夸大项目和课程的适用领域及效用,结果导致学员不满意。三是缺乏好的培训教师,尤其缺乏具有较强专业基础,又熟练掌握培训技巧、热爱培训事业的教师。四是培训组织者的角色错位。多数培训单位的组织者对培训缺乏研究,只能承担后勤服务,而不能在教师和学员之间起到良好的沟通桥梁作用,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名人效应”有误区
培训单位以“领导”、“名人”作为吸引学员的重要筹码,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选择的不是专家型的“领导”或“名人”,“名人效应”、“领导效应”不能形成最终的“培训效应”,学员肯定不会买账。
另外,在“名家”的选择上也要防止两种误区:一是把理论专家当实务高手,或把实务高手当理论专家。理论和实务两类培训师各有所长,它们适合于不同的课程和对象,错位选择必然会导致培训失败。二是把某个领域的专家当全能专家。每个“名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如请营销“名家”讲人力资源,或请战略“名家”讲操作实务,都未必有好的效果。培训需要“名家”,但不能过分依赖“名家”。适当邀请一些有实力,但尚未出名的教师,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也有利于促进培训教师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研究型课程缺乏
市场上不少课程的内容都是东拼西凑,培训时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的课程内容更新慢,年年讲都是那些东西,已经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还被当作案例进行分析,效果可想而知。
课程开发永远是培训发展的基础。课程开发有两种方式:一是整合性开发;二是研究性开发。一个培训单位如果没有带有自己“专利”性质的研究性课程,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现在一些国外的培训机构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很快走红,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的课程都是自身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来的,而不是已有内容的简单组合。由于缺乏研究开发的能力,不少培训机构只能跟风,结果大家都讲一样的内容,没有特色就不可能有竞争力。
繁荣热闹徒有其表
舍近求远,或安排不必要的考察,这已成为许多机构增强培训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安排也许短期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必将被淘汰。要知道,培训毕竟不等于简单的旅游放松。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希望培训能够给自己带来真实的收获。而有的培训教师对技巧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内容,使得培训过程气氛活跃、热热闹闹,但受训后学员脑海中能留下来的东西却少之又少。甚至还有教师为了打发时间,整堂课都在做一些可有可无的游戏,讲一些与授课内容关系不大的笑话。等到学员回到单位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但却为时已晚。
少些“泡沫”,多些实效,这既有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树立培训品牌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