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训,张桐俊有着不同于旁人的理解,一种崇高的理解。她认为,培训行业的社会价值很高,能成己、成人,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文明程度。采访过程中,她重复最多的两个词就是“责任”和“学习”。责任,让她义无反顾地放弃让人羡慕的好机会,坚定地踏入了为人师的行列;学习,让她几十年来一刻不敢放松,汲取各类知识,同时使自己经常保持积极的心态,为履行责任而不断地努力。
责任:两次无悔的选择
在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张桐俊两次选择了培训行业。她说:“两次选择既是冲动的,又是理性的。”冲动,源于责任感的驱使;理性,是在冲动后的深思熟虑。
第一次选择是在1988年。工作中,经常有下属和朋友找她交流管理中的困惑,在不断地交流和探讨中,她萌发了进入培训机构的念头。当时的想法是:做讲师首先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持续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结合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开发一些确实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课程。这种一举两得的考虑让她选择了培训行业。为了这个选择,她放弃了职称评定、工资晋级、职务提升的机会。
第二次选择是在1991年。那时,她以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师资班成员的身份在日本学习。因表现优异,一家跨国公司非常希望她能留在公司工作,但张桐俊婉言谢绝了。拒绝的最直接原因,是她在日本书店里看到了一种现象:与企业中、高层管理相关的书籍,多是运用历史经典、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来阐述观点,分析问题,而在国内却很难看到这样的书。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她,既有扎实的历史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当看到这一现象时热血沸腾,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服务于国内企业。这时她再次做出了让人吃惊的选择,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祖国的培训事业作出贡献。
说起这两次选择,张桐俊丝毫没有觉得后悔,她一直以来都为此而自豪。
学习:持之以恒的修炼
作为培训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抓住一切机会,洞悉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用心探索培训教学的规律以及企业对管理培训的需求。同时,要做到博采众长,不能有门户之见。
在日本的学习及回国后的经历,使张桐俊深刻地感悟到,一个人的胸怀和眼光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个人的局限。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她主动自发地寻找学习、研究的机会,藉此打开视野。她参与了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以及中央财经小组的课题,接触更高层领导和更广阔的领域,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应邀为中美史克天津公司做了《职能别、层次别员工教育培训方式适宜性调查》课题,体验到在对不同培训目的、不同培训对象实施培训时,恰当选择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兼任科研处长和培训部长期间,充分利用优势,成功创办了一年一度的中日企业管理交叉借鉴国际研讨会,使中日双方的学者、企业家汇集一堂,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在不断的学习中,她的目标愿景越来越清晰、信念越来越坚定。她认为培训师的职责就是要通过管理培训,帮助企业及企业中的人员成长。站在参训人员和企业的角度来细心体味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课程、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坚持调查研究和量体裁衣,由此,她开发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受企业欢迎的课程。
经历:弥足珍贵的财富
张桐俊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她毕业后从基层工作做起,当过车间主任,管过生产技术,负责过宣传和人事劳资工作,做过企管办主任,对企业各层人员的情况都非常了解,知道员工的需求,与他们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在上级安排下,她还曾为一个企业的扭亏为盈做过很多工作,因此,积累了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
工作的不断变化,给了张桐俊无穷的学习动力,她总有一种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些经历不仅让她明白了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激起了她强烈的培训责任意识和培训欲望,这对她做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开发以及授课方法和技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也为她成功地给十几家不同类型企业进行管理咨询奠定了基础。
提起第一次授课,张桐俊笑着说:“准确地说,那是一次‘考试’。”“考官”是多位日本管理专家、企业家。当时她讲的题目是《现代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沿革与企业发展》。在这次授课中,她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人事劳动管理变化的轨迹和中国、日本的沿革以及历史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以及国际共运史对企业人事劳动管理沿革过程的重要影响。这些内容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兴趣,不断有人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培训场面很活跃,她的授课热情也进一步被激发起来。
张桐俊把这次授课作为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课程中的知识跨度和结论性观点也给大家带来了启发。这次“考试”让她找到了做一个优秀培训师的感觉。她是这样认识培训师的:培训师自身不仅要有激情和雄辩的个性,而且必须有极为自觉的学习能力和极强的敬业精神;要有很好的功底和修炼,要有实践经验,要能准确解读受训者心中的问题、给出他们能够接受或认可的解决方案。因此,优秀的培训师应是集培训师与咨询师为一体的。
风格:“说服式”教学
近年来,张桐俊开发了不少实用且颇受欢迎的课程,如《中高层管理者领导技能训练》。这属于管理和领导技能的训练课程,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管理者角色认知。管理者的角色并不只是单一的领导人,他同时还扮演着控制者、代言人、评价者、培育者、变革者等十一个不同的角色;
第二,管理和领导情境模拟训练。通过研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训练学员正确理解自认已懂得的管理和领导理论,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提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适宜度;
第三,认知自我及他人。恰当运用测评工具,客观评价管理者的认知、偏差等内容,使其更全面地认知自我及他人;
第四,人际风格及应变之道。根据管理者不同的气质、性格,恰当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发现和了解自身的优劣势、避免工作中的伦理错误。
张桐俊认为管理培训的目的,总的来说是引导人改变和促使人提升。对于企业各层管理者而言,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对于组织而言,是一个在营造秩序、润滑、和谐的过程中有效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管理培训一定能促使企业成长和发展。
张桐俊擅长“说服式”教学,运用意识会谈法,循循善诱,丝丝入扣,让受训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课程内容所吸引,最后达到理解和认同。张桐俊认为,培训就是一个“说服”人的过程。她总是力求让学员通过深刻体验和感悟,以引导人重新进行审视或反思,从而产生改变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