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了。与毕业生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惨状相比,各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上一场以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来。
----在那些盘算好如何去大学“钓鱼”的企业眼里,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是一个潜在的“VIP”群体。对这些毕业生进行一点感情投资,是使企业受益终生的事情。
----于是“联系名校,订最好的演讲堂”,因为大公司都知道,这种舞台搭起来,把招聘的序幕一揭,不怕学生观众的耳朵不会竖起来,传播的效果实在是史无前例的好。
----另外,校园招聘会上的人才如此集中——一块砖头可以砸着三个本科,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在宣讲之余,顺手牵走几个“牛人”,实在太容易不过了。这种容易的程度,用一位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唾沫粘鸟”:鸟儿实在太多了,要抓几只回去,哪里需要用什么网子,一口唾沫就行了。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的牌子还可以,因而经常有“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秀粉墨登场,走马灯似的,只苦了毕业生们不停地赶场。其实有些企业根本就没计划要招聘多少新员工,比如雀巢公司,在全国招30人,可至少在全国10所著名的高校做巡回演讲。僧多粥少,毕业生们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望梅止渴。
----校园招聘会参加的多了,发现它的程序和新闻发布会基本上没什么区别。首先是主持人(多是人力资源部的头目)致欢迎词,接下来放映公司的历史、讲述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把毕业生的情绪煽起来了,马上开始转入嘉宾发言——经常是前两年招聘进来的新员工现身说法,大力吹捧公司的发展平台好,公司的福利待遇好,由不得你不信。而台下的毕业生们眼镜开始放光,就像一个女人见到钻石一样,瞳孔放大,心跳加快,觉得这个职位就是为自己准备的,恨不得赶紧和这个公司谈婚论嫁。
----这些公司的员工做起事情来非常卖力,高潮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传销培训。招聘会一结束,毕业生们走出演讲堂,冷风一吹,心里一想:这么好的岗位,打破头也未必能争得到,立刻就从飘飘然坠入地狱,重新陷入了郁闷的气氛,然后等待下一场的循环。
----雀巢公司就把招聘宣讲会变成了一个新产品推广会,上面的程序一个不少,整个宣讲会上还穿插着一个环节:雀巢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免费派送雀巢的新产品,请大家品尝。这些新产品的消费者定位就是校园青春一族。招聘、宣讲、新品推介,一石三鸟,雀巢真是精心策划,做足了功夫。
----IBM的宣讲会人气最旺,整个场面就像置身于春节的列车车厢,挤得水泄不通,闷热得很。IBM的经理们以跨国公司的一贯严谨的风格,准备了PPT的演讲稿,但是毕业生实在太多,很多人受不了这种非人性化的环境而逃了出来。一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反正吃不到这个鱼饵,何必受这个罪呢?
----广州日报的宣讲直接露骨,不玩虚的,反复强调自己的待遇,在薪水、房子、车子上做足了文章。然后在会场的出口处放上一个34寸电视机的包装箱收简历,愿者上钩。最终简历装满了一大箱子,广州日报满载而归。
----当商业表现主义一旦处于强势地位,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就变得十分脆弱。明知道这些企业是来做秀的,但是为了那一丁点儿的希望,处于弱势的高校毕业生们不得不树起已经听出老茧的耳朵,听那些公司的宣讲。许多毕业生还没有正式参加工作,却对什么叫“卖方市场”有了深刻理解。(胡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