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的员工素质存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年龄性别、部门职务、性格爱好等多种差别。要使培训取得最大效益,就要事先对员工的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分类,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和内容,做到有效利用资源。
一看知识水平。员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博士、硕士有高低之分,就是学士也有单双之别,而他们跟大专、普高、中专、技校等文化程度员工的知识水平差别更大,不同的知识水平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另外,不少员工在进入企业前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社会上各种培训。因此,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分批分层次制定培训方案和内容。
二看专业技能。实际上,企业里有不少员工从事的专业并不是对口工作,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前,需要对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工作情况了解清楚:有多少人在从事着专业对口的工作,有多少人是“半路出家”,需要一定的专业培训;有多少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种感到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或不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调整。
三看年龄性别。年龄的大小和个人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年轻人有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但老员工的工作经验和稳重谨慎等心理个性又优于前者。在进行培训时要照顾到员工的年龄结构,并结合其实际需要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更需要的是知识的充实与更新,而新员工则应侧重于专业技能以及经验的提高。另外,男女对于不同知识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通常情况下,女性更容易接受理论而男性更容易接受经验,培训时也要考虑性别差别,把握好重点难点。
四看部门职务。不同的部门、职务、工种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各有不同,要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必须注意这些元素之间的区别,有目的地安排培训。那种只要有培训,就让员工全部参加,花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的盲目型培训收效往往不明显;不分类别、不分层次地组织培训,也会抵消培训的效果;培训多了,员工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也会影响工作。
五看性格爱好。不同的性格爱好对岗位适应性有很大影响。某一岗位的工作特点要求在职者的性格是怎样的,目前在职者的性格又是什么样的,甚至企业整体的性格结构是偏向于外向还是内向,和本身的企业文化定位是否一致等等,在培训前都有必要调查清楚,并通过培训进行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