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对培训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培训的回报如何?如何提高培训的投入产出比?这是企业在培训方面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培训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一、培训理念与策略
培训是什么?培训为什么?培训做什么?培训如何做?对这些基本命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企业的培训理念。培训是什么?经济学意义上,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管理学意义上,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培训为什么?提升人员职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支持公司经营目标乃至战略目标的实现。培训做什么?概括讲,做人力资源开发;具体讲,做课程、活动和项目。培训如何做?首先基于企业战略和文化,确定培训策略。这是从静态角度来理解培训理念与策略。不同企业之间,由于战略和文化的差异,培训理念与策略是有差异的;同一个企业不同阶段,由于业务重点和管理要点的变化,培训策略与培训内容也是动态变化的。
譬如一家中型公司,业务高速发展、人员急剧膨胀,公司内部学习速度与公司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如何确定这家公司的培训理念与策略呢?首先,公司必须从培训组织、人员和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其次,要根据公司具体实际采取有效的培训策略。从所处阶段分析,公司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业务发展,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经营业绩。因此,培训策略上不应过分追求职能角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而应从业务需求和经营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确定一个个具体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项目管理,明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形式,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如何更准确、更合理地选择培训项目?只有培训项目选对了,培训项目管理才真的有效率、有价值。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培训人员应多与业务部门沟通,想方设法实施组织诊断,分析影响公司或部门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的关键问题,以此来确定紧急而重要的培训项目。
二、培训执行与管理
培训由一门门课程、一次次活动和一个个项目构成,只有管理好每门课程、每次活动和每个项目,培训才能达成良好效果。有效的培训管理是“目标-执行-评估-改进”循环向上的系统,始于目标、归于目标,目标是执行的方向、评估的标准、改进的重心。有效的培训管理系统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子系统,也是业务经营的支撑系统。培训管理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平衡好人力资源和经营两个侧面。从培训目标上,不能局限于教师授课评估、学员满意度调查等职能性指标,也不能止步于行为改进、绩效提升等个体性指标;更重要的是,设计出可衡量的业务性指标。培训课程、活动和项目的执行及其结果,应围绕着整体的培训目标(业务性指标)而展开。培训评估的标准来自于培训目标及其衡量指标,而不是那些就事论事的培训评估表。通过培训评估,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点,或直接纳入培训目标,或用于指导培训执行的改进。
上述公司所采用的培训项目管理,正是应用了“目标-执行-评估-改进”的循环流程。项目管理环环相扣,从问题出发,培训目标清晰,衡量标准明确,衡量手段齐全;评估易操作,结果较准确;改进点分析到位,改进措施针对性强;持续的改善与调整,明显提高了培训执行的效率和最终效果。例如:由于业务发展迅速而紧急提拔了一批班组长,他们普遍缺乏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为此人力资源部实施“班组长管理提升”培训项目。以生产班组的绩效改进为培训目标,从产量、质量、物料、现场管理等方面设计衡量标准,通过不断地评估持续优化培训过程,最终将培训目标落实到位。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执行环节的核心是内容和形式,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整体来说,培训内容根源于也服从于培训目的。具体地讲,静态的培训内容由工作分析而来,工作对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培训内容的来源。不同类型的工作,不同层次的工作,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动态的培训内容由培训目标分解而来,如何达成培训的职能性、个人性和业务性指标?哪些内容更好地支持培训目标的实现?据此,从静态的培训内容中判断和选择重点。以上从组织角度来看,还要考虑个体素质特点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等。培训形式多种多样,课程讲授、活动演练、项目运作、自我学习等等,哪一种更为有效呢?这没有什么定论,关键是适合。可以根据企业和人员的具体情况,权变地组合各种形式。当然,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性也要不断评估和持续改善。
“班组长管理提升”培训项目中,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培训目标,同时考虑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培训内容的深浅,还要兼顾人员的素质层次和接受能力。由于人员管理基础较差、基本素质较低,培训形式以教师课程讲授为主。同时,对于有些不适于教师讲授的培训内容,可采用小组研讨、经验分享、现身说法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