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取得成功稳步发展,必须把握两个方法,一是培训,二是变革。
长期不断的培训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人才以及由此而带来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能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必须的良好文化氛围,维护企业优秀文化,这一切都为企业的变革打下基础,使企业变革成功机率大大提高,保证企业顺利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两种方法交叉使用,企业会像人用双腿走路一样稳步前。当然,在实施方法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危机感明显加强。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促进了国内的培训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与咨询公司合作,促进自我成长,已成日益上升的势头。国内绝大多数知名企业都已引入了咨询公司的服务,这是社会和企业的一大进步。我国培训行业还处于一种无绪状态,特别是国内企业对培训价值、培训方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培训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现在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着八大误区:
误区之一:自己培训
国内许多企业对于培训的态度是“我们自己来培训”,拒绝与咨询公司合作,在企业内部培养培训师或聘请专业培训师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进行培训,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但存在许多弊端,这与清末的闭关自守有许多相似之处。长期一来,企业文化容易固化,没有新鲜感,企业员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丧失应有活力,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培训的目的背道而驰。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并走出了这个误区,更多的采取了与咨询公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误区之二:培训需求误区
需要培训什么,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结论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要想达到培训的目的,就要正确的找到培训需求。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需要哪些培训才能最有利于企业发展,许多企业无从下手,感到很困惑。企业培训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就要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这也是企业与咨询公司合作的关键之一。咨询公司可以为企业设计良好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案和调查方法,既解决了企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困惑,又能从培训的源头找出企业的真正培训需求。
企业培训的需求分三种,一是企业现状与企业期望的差距,可以通过调查得来;二是企业进行调整而必须进行的培训,这要根据企业的调整布置计划来安排;三是企业战略目标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专业的储备,这要在企业的战略上体现出来。了解了这三种需求,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培训计划,取得良好的效果。
误区之三:名人培训
许多企业都把培训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培训师的身上,甚至请个老师,然后去书店里买一本书来做教材,进行“系统”的培训,不管有几个章节有用,所以他们对培训讲师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专业的培训机构给客户的是培训的框架,内容则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情况去定制出来的。培训师只是培训的一个部分,而培训注重的是整个效果,包括了解客户的需求、制作课程、怎么去讲、后期的跟踪服务等等,这是一整套的服务,只有通过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完成。
误区之四:培训课程
没有一个课程适合所有公司,课程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人员素质和公司目标来制定的,应该有很完整的思路、方式和理念。
国内很多课程都比较陈旧,主要是一些学术性的课程,适用的企业培训课程非常缺乏。如MBA课程在国外主要是用于个人的素质能力思想方法的提升;但企业培训针对的是整个公司,应该是致力于提高团队整体素质。课程实用性和互动性很强,企业才会感觉到这些培训更能真正的帮助他们。
企业培训由三个要素构成:培训流程、培训课程和培训师,最重要的是培训流程。流程决定了课程和培训师,培训需求决定了培训的流程,流程适合才能产生个性化的培训效果。通过对于课程培训的效果评估与跟踪,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是最重要的。
误区之五:前瞻性而非突发性
优秀的企业是怎样来做培训的:培训目的鲜明,通过培训把公司理念和操作方法统一下来。使公司每个员工都有统一的价值方向。每年对培训计划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在年初的培训计划中会清楚地罗列出要做培训的内容,然后按照这个方向去做,他们希望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达到制定的水准。
年度考核里面,其中一项是员工培训,员工的档案里会有现有的能力情况及需要加强的能力,哪些需要进行培训。在年底看员工的培训有没有达到目的,员工才会有升职、加薪、发展的机会。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用一句话来讲,国内企业培训很多的是突发性的去做,而国外的企业培训更多的是比较系统性、前瞻性的。
误区之六:追求价值而非评估
对于培训的重要性,企业的认识越来越高,但在价值的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有些企业往往会这样认为:培训的费用就是一个培训师工作日的工资。国内企业一般都能够理解并会积极配合培训前期的工作,比如希望培训顾问到企业内部进行了解、找到一些实质的案例,以及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等过程,但在看到报价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贵,而这个时候他们不太会接受这个价格。
一个团队整体为企业去做整套服务,它对企业培训带来的效果只有以后几年内才能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和价格自然会比较高。这样的问题在国内的专业培训公司可能都会遇到。
有些公司愿意把价格向下做一些调整,希望客户能够尝试一下这样的好处。当然,做过的客户都会回头合作,他们觉得这样是针对自己企业的个性化的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意义是很大的,而且认为这样的价格的确有它的理由。
效果评估上,只有从不同的层面上来检查培训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把握培训效果 。因为培训的收获有时在转化,如做的好不一定讲得好,有人说不出怎么做,却能正确地去执行,这在于人的潜意识。
误区之七:教你做而非帮你做
许多中国企业喜欢把咨询机构比作医生,实际上,咨询机构最合适的角色是教练,因为病人很被动,而队员则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教练不可能代替队员。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并不能取代日常管理,而是以事实为基础,为企业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和培训计划,协助企业人员去实施。
培训公司通常会这样展开工作:培训顾问亲自拜访客户,通过提供免费的诊断咨询来了解公司培训需求。分析工具包括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和小组讨论。
组建课程小组,成员包括顾问、培训经理和相关培训师。课程会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做相应的设计和调整。整套培训由该课程的相关理论框架、实战技巧 、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案例、相关学习、游戏和评估表组成。
项目经理和培训师负责实施定制后的课程。培训实施后,接受培训的公司和个人会收到关于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估报告,以及相应的培训跟进计划建议。
培训流程至此还并未结束,还会安排跟进服务以帮助学员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培训师会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通过优秀的培训师为客户量身订制的课程和设计的培训流程,才能体现出培训的真正价值。
误区之八:培训为了发展而非培训
国内的企业,更多的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如中国入世前后,WTO方面的培训遽然增多;项目管理培训引入时也是蜂拥一阵,这种赶时髦的现象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完善的制度和好的习惯,很难改变。
培训是一种方法,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不能把它看成一种目的。站在企业发展角度上来看培训,就容易理解,也就易于取得好的效果。当然有一种误区,是单纯计算培训的效果与费用,其实培训的费用与效果的评估,也要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培训的费用可以通过培训的实施转化到企业文化中,进入到企业的无形资产,这种观点已被国际上著名公司的发展所证实。没有做好培训工作的企业,不可能成为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文章作者: 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