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中国管理咨询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各个公司都在大力转型。
国际咨询公司方面,已经和正在进行着三个类型的变革。
第一种类型是,麦肯锡和罗兰贝格为代表的一类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正在大规模地深入本地化,除了大力提拔和重用中国留学生担当合伙人或高级项目经理之外,还大规模地招聘中国优秀本科生进入公司当资料收集员、行业研究员、初高级分析师等辅助岗位(这已经不是这家公司第一年这样做了),展开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
第二种类型,以BCG和贝恩公司为代表的一类公司,则是另外一种变革:在大中国区,香港公司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萎缩,人员数量跌入谷底,而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大陆公司或办事处的人员规模数量则不断上升,甚至已经超过台湾和香港公司(办事处)的雇员数量之和。
第三种类型,是另外一类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以华信惠悦和美世为代表,正在大力从国内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挖人,充当中国公司本土化的主力军。而这些公司不过分要求英文水平只要求专业水平,这一情况,不要说在十年前的1997年是不可以想象的,就是在五年前的2002年,也是天方夜谭,但这一切,都在发生之中和已经发生了。这说明中国服务业,已经继中国的制造业之后,正在迅速崛起。可以想象,再过五年到十年,在国际咨询公司里从业的中国本地雇员,会和制造业中国本地雇员一样,遇到上升发展的“透明天花板”。同样,我们相信,未来五年到十年,在中国的咨询行业,也会发生像TCL和联想收购国际咨询公司的案例。
而中国本土咨询客户的需求,大约走过了三个阶段。
1997-2001年,是第一阶段。中国本土咨询客户的需求,主要是“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换句话说,客户关注“做正确的事情”。那个时候,只要读过MBA的人,就可以被客户接受,就可以进入咨询行业。咨询公司的咨询报告中,大比例的也是概念性的东西。
2002年开始,到2006年,是第二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本土咨询客户更多地关注如何做,关注方法论,主要是“如何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进行竞争”,换句话说,是“正确地做事情”。此时,只要是个名牌大学的MBA,只要有一定的咨询经验,就可以被客户接受。咨询公司的咨询报告中,虽然概念化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方法论的东西起而代之。
各个咨询公司的不同价值,主要是在和客户的不同深度的沟通上。
2006年上半年开始,客户不断地问你:“我们公司的战略到底应该是什么?”到2006年下半年,客户则明确问你:“请把对我们公司战略的分析结果告诉我”,这样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007年之后不断扩大,中国管理咨询市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客户对你仅仅是个名牌大学的MBA是没有信任感的,对你做过多少个项目,也是没有太多兴趣的。2007年-2011年,中国市场上,凡是不能适应客户的新需求的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将会主动或被动地被淘汰出局。
不管是国际咨询公司还是中国咨询公司,他们在2006年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80后”正在成为咨询公司新员工的主体,而由于从小生长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中,这批“新新人类”身上,对工作的挑剔程度、对生活的舒适要求,对人生价值观的多样化,不断挑战管理咨询行业作为“客户利益第一”的服务行业的底线:你要客户满意度,还是要员工满意度。各家咨询公司都在用不同的方法,回答着这个问题。
不管是国际咨询公司还是中国咨询公司,他们在2006年遇到的第二个共同问题是:咨询费的全额收回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过去的100%可以收回,到有一定比例的客户有一定的小比例收不回来,到2006年出现很多咨询公司“大面积、高比例”的坏账收不回来。有些公司,甚至出现超过33%以上的高额咨询费用收不回来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说,中国咨询行业的客户的信用,没有以前好了,越来越坏了;我们也可以说,咨询公司在客户那里的满意度,正在不断降低。
中国的咨询行业,在经历了2002年-2006年第二阶段之后,正在形成两大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北京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国咨询公司的咨询总部”,中国咨询公司里的主要大公司和领头羊都在北京,而上海真正成为了“国际咨询公司的咨询总部”。
如果说在2006年,中国市场上的咨询公司,不管是国际的,还是中国的,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些挂着各种各样好听名头的所谓咨询行业协会。他们依然在不断升温的温水里,享受着水温不断上升的“写意”(上海方言,舒服的意思),梦想着在2007年多收一些钱。但是,很多咨询行业协会慢慢就会发现,很多咨询公司可能开始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