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的分行试点,中行人事改革方案尘埃落定,“废除官本位,取消行政级别,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是改革要点。对于丑闻频传的中国银行业,这一消息让人振奋。
在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20余年之后,作为银行,其人事制度仍然沿袭官本位制。国有银行员工的报酬,仍然按照“基本工资+基本奖金”形式发放,与经营效益不挂钩,所有国有银行的员工吃的都是大锅饭,换句话说,他们拿的是变相的“薪俸”,而绝非个人市场价值的真正体现。
时至今日,大概已经没有人怀疑,现代企业激励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也是一个企业能否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关键性因素。否则,这样的经济部门充其量只能是行政控制体系在经济领域的补充。可以说,官本位人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克星。很难想像,在仕途上孜孜以求的“处长”、“科长”们,会将“深邃”的目光全部投射到资产、税收等业务统计数据上。
这样的经济部门从形式到实质都存在缺陷,它们更多的是为官僚政绩服务,而不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可以说,各地的形象工程、不良贷款、坏呆账,都或多或少地与国有银行的人事制度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从行政体系的本性来说,决定了这些经济部门的员工惟上命是听的习惯。因此,尽管银行从业人员对于把资金投入某些严重资不抵债的国企的后果一清二楚,但这仍然无法阻挡多半的贷款流向这些企业的事实。据2004年底的官方统计数字,银行坏账有80%都是国有企业欠下来的。同年,标准普尔对中国大陆作评级时,将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列为“最负面的影响因素之一”。以这样的体制,从事最具市场化的活动,无疑是一种冒险。
由此衍生出的结果是,谁也不用为恶劣的金融现状负责,银行不是自负赢亏的经营主体,而理所当然地异化为社会利益的吸附者,公权力的租用者,自身利益的维护者。总之,成为社会的特权阶层。
并且,比一般的特权阶层更加厉害的是,银行掌握的是社会稀缺的金融资源,以此作为“要挟”的本钱,无往而不利。政府必须力保银行城池不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银行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一次次的外汇储备注入,剥离巨额不良资产,一次不够,还要两次的原因。改革的经济成果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输入银行,并且,由于这种剥夺方式隐蔽性极强,普通纳税人很难在短期内意识到自己所付的代价。在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初现市场雏形以前,这样的注资,对普通纳税人而言,也是极不公平的。
而作为官本位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银行赚取利润的方式也是行政垄断式的。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是存贷差,就是通过行政强制力量,使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国际金融界存贷差,平均为1.5%~3%,而国内银行是3.5%~5.5%,是国际平均标准的两三倍。
此前,早有专家呼吁建立银行经理人制度,警告花钱买不来机制。笔者以为,要打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死结,第一步就是尽快摘除官员的“红顶子”,让他们恢复纯粹的经理人的身份,从惟上级是听尽快走向惟市场是听。
当然,数年来银行人事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减员增效、干部竞聘上岗的做法,实则是重走了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的老路子,按此套路,要形成银行经理人阶层无异缘木求鱼。
市场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本质,对个人的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这是改革最艰难的部分,也是非改不可的部分。此次中行内部人事改革,也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经济领域的改革,与行政领域的变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