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战略联盟有“七忌”

   日期:2007-12-07     作者:味耘    浏览:194    评论:0    
核心提示: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指两个或以上的经营单位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战略目标为目的,而形成工作的伙伴关系。开展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指两个或以上的经营单位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战略目标为目的,而形成工作的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它变得越来越具有主流地位。

  尽管不同企业展开战略联盟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仔细分析,可以归为以下原因:开发或者进入新的市场,获取新的技术、减少财政风险,保持竞争优势、分摊研发成本等。如果战略联盟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其潜力相当巨大。但过于轻率地开展战略联盟,其成功的几率会减小,甚至有人统计出失败的概率达到了70%。因此,开展战略联盟之前要好好思量一番,特别是对那些有可能导致败绩的因素,不得不防。

  文化冲突是战略联盟的最大禁忌。文化冲突包括语言、经营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如美国企业倾向于基于利润的业绩评价、市场份额以及特定经济利益;而日本公司则更多关心如何运作以帮助其建立战略地位,特别是改善其能力。如果没有恰当的方法搞定这些问题,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缺乏信任也是导致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所在。在很多联盟中,一些公司总是把失败的原因不分青红皂白地指向合作方。事实上,随意迁怒于别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了双方的紧张程度,很可能导致联盟的瓦解。

  贸然联手是战略联盟的第三忌。在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不要轻易联盟。许多公司管理层认为,进入战略联盟的目的是为了与产业对手竞争,此举能够阻止竞争对手聚焦于他们的公司。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些行动有可能会把公司置于聚光灯下,把内部业已存在的问题昭示于天下,反而会招来厄运。

  独断专行是战略联盟的第四忌。如果战略联盟中的一家公司总是我行我素,就会引发联盟中另外一些公司的反感,进而引发矛盾和争端。而要解决问题,则耗时费力,错过战略机遇期。

  关系风险是战略联盟的第五忌。合作方在参与联盟的时候,更多地出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共同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将直接威胁到联盟的可靠性。“机会主义”的行为包括挪用合作者的资源、扭曲信息、隐匿工作进程、提供淘汰产品或者服务等。因此,关系风险成为战略联盟各种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威胁。

  业绩风险是战略联盟的第六忌。有研究表明,业绩风险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如政府政策、战争和经济萧条,以及市场的不稳定性;后者主要指合作伙伴均缺少关键领域的竞争能力。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引发业绩跌落,最终使得合作基础岌岌可危。

  在核心竞争领域进行合作是战略联盟的第七忌。有的战略伙伴可能通过战略联盟探测市场,等到“羽翼丰满”,再分灶吃饭。这样一来,昔日的“兄弟”很有可能成为不共戴天的对手。减少在核心竞争领域与其他公司的合作,能够帮助公司降低创造竞争对手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对自己经营领域的威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战略联盟有“七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