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中文译名西格玛),在统计学上是指“标准差”,6 sigma意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PPM)少于3.4,但是6 sigma管理不仅仅是指产品质量,而是一整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在整个企业流程中,6 sigma是指每百万个机会当中的缺陷率少于3.4,这些缺陷或失误包括产品本身以及产品生产的流程、包装、运输、交货期、系统故障等。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在伊利诺斯州的摩托罗拉公司将六西格玛,首次将其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用于改进传呼机、移动电话和其它产品的质量。
一九九一年, GE公司前任副总裁劳伦斯?帕西蒂离开了GE,任联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于九四年开始实施六个西格玛理论。据联信公司估计,公司这一年除节省了3-4亿美元的开支外,累积效益达八亿美元。九五年五月,韦尔奇邀请帕西蒂给GE的主管们作了一次讲座。GE最年轻的最高层管理人员,高级副总裁加里?雷纳说:“这儿的员工都很佩服劳伦斯的理论。”十月,六西格玛成了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政策。
将六西格玛理论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后,罗拉公司摩托罗拉在5.6西格玛水平(百万分之二十的失误率) 时,节省下的费用高达110亿美元,其全世界的生产力翻了三番。随着六西格玛鼻祖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六西格玛开始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注意。自1986年到1997年,摩托罗拉从4.2sigma水平提升的5.6sigma水平,销售上升了5.05倍, 利润上升了6.03倍,股票上升超过七倍,总共获得了160亿美元的净效益。一九九八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年度报告写道:“过去的十年中,六西格玛质量过程为我们取得的大部分进展提供了基础,在我们公司仍然是一项基本行动,同时它也得到其它好公司的采用。”
但是,对六西格玛最有作为的,还得首推韦尔奇和他的通用电气(GE)。作为化学工程师的韦尔奇,不仅像别人那样把六西格玛理论应用于生产领域,而且还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包括商业在内的公司所经营的一切领域。除此之外,韦尔奇还大胆提出,通用电气要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摩托罗拉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任务。据估计,GE在开始实施六西格玛时只有3西格玛水平,22个月以后,GE也只达到了3.5西格玛的水平,即使连那些精通此道的专家也告诫韦尔奇不要操之过急。
尽管由于将六西格玛应用于商业领域而使测量变得更为复杂的巨大风险的存在,韦尔奇还是果敢地在GE最大的一个部门——GE金融服务集团大胆地推行六西格玛。他期望通过六西格玛在该部门的推行,能为整个通用电气集团创造出40%的节约率。为达到这个目标,韦尔奇力排众议,大胆地从公司外部高薪聘请来鲁斯?法托利,一位精通六西格玛理论与实务的女机械工程师,担任GE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兼质量控制官。法托利说:“韦尔奇对我们逼得很紧,他非常关心改进的结果,几乎是毫不留情,没有任何的耐性。他老是问我和其他的人,‘你训练出了几个黑带大师?’‘他们现在干什么项目?’‘结果如何?’等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资本的运营,还必须靠人力资源优势来维持和培育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尤其是韦尔奇和他的GE集团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战略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性优势的源泉。
以前,GE金融服务集团经常遇到的这样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销售人员如何不要做大量的查询工作,就能够直截了当地回答出客户的问题呢?在推行六西格玛后,根据六西格玛数据采集的规则,销售员每周都要做一本详细的问询记录。在客户提问后,销售员必须立刻把问题记下来,然后再记下是否能够立刻回答得出这些问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只有50%的问题可以立刻回答得出。其他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需要确定接受特定的培训以提高技能。
所有的工序,包括电话应答、装配飞机,都会由于人的行为误差或其它因素导致偏差,而每经过一次六西格玛的程序,误差就可缩小到百万分之三点四以下,既达到99.9997%的精确度。因此,通用电气要求所有的人员,包括市场营销人员和勤杂工,都要采用工程师那样的行事方式。这样一来,重新训练劳动力成为GE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只重了。因为六西格玛的实践者是“黑带”,所以,凡实施六西格玛的企业都必须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黑带”队伍,而培训“黑带”,通常得花费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假如要训练一位精通各种分析工具及计算机软件的“黑带大师”,那么就得花费两年左右的时间了。另外,如果“黑带大师”要获得正式认可的资格,还得要成功地主持二十余个质量控制项目。在GE公司,除“黑带”之外,还有一支“绿带”队伍,他们业余时间参加质量控制项目,余下的时间做各自的本职工作。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理论,战略人力资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资源的战略性,管理的连贯性,系统的集成性。资源的战略性,是指秉承战略人力资源新理念的企业坚信,拥有战略性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战略性人力资源则是指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具有某些特别知识(能力或技能),或者拥有某些关键知识(或核心技能),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重要或关键岗位上的那些人力资源,相对于一般性人力资源而言,这些被称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上文所述通用电气延聘法托利的事例,便充分说明了资源的战略性这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鲜明特征。
管理的连贯性,要求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而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其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应该具有前后一致的连贯性。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战略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既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管理绩效或实践绩效,又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企业运营)的贡献绩效。前者主要是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方法实施评估,用以不断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作业效率,而后者则是通过对组织环境的评估,务求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成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者。此二者相互连贯、相互制约,共同促进战略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系统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战略人力资源不但要与外部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而且还要求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相互契合,即战略人力资源应该具有系统的集成性。例如,在战略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体系中,首先是依据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划分到各部门,形成部门目标,然后基于部门的绩效指标和各岗位职能职责,确定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从而将个人绩效同部门乃至组织绩效挂钩,使员工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有两点:首先,所谓考核,应该是对各岗位核心工作的考核,而非全部工作。统计分析表明,各岗位的核心工作通常只占全部工作的20%左右,但这些工作,需要岗位任职者投入80%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再次,所谓绩效考核,应是对工作所最终达到的效果的考核,对于综合管理部门,其考核指标应与直接管理部门或项目的业绩挂钩,如果生硬照搬“标准量化”考核,那么最终难免会使“绩效考核”沦为“行为考核”。绩效管理体系的难点在于,确定各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此环节的质量决定了整个体系的成败。韦尔奇领导的GE之所以能够取得了长盛不衰的辉煌业绩,无不与它所采用的近乎“活力曲线”的“20∶70∶10”的高战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有关。
年轻的高级副总裁加里?雷纳,在GE是贯彻韦尔奇六西格玛与战略人力资源理念的关键性人物,他说:“六西格玛这种进步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有数字为证的。全面质量管理听起来很虚,许多实施这种质量管理的公司最后都不了了之。” 六西格玛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诸如全面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法和日本式的质量控制手段,主要在于它严格依照数据采集的统计分析为依据来细分管理活动,尤其遵守顾客的要求,特别是对顾客有帮助的要求加以高度地重视,而且还以此为依据来找出误差的根源,并最终加以解决问题。
在华尔街发表的一份关于GE的研究报告指出:“采用六西格玛的公司一般资金周转快,研发部门的效率高,新产品发展快,顾客满意度高。”正是以数据为基础,其实践者叫做“黑带”的六西格玛,约翰?韦尔奇几乎就是凭借这一追求完美无暇的最新质量管理模式,辅之于全新的战略人力资源理念,将位于康涅狄格州的GE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