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中国将为《劳动合同法》付出代价

   日期:2007-11-29     来源:www.infzm.com    浏览:178    评论:0    
核心提示:在董保华看来,一部意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最终给劳动者带来的可能是伤害  对自己被贴上“资方代表”的标签,董保华有些愤怒。

  在董保华看来,一部意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最终给劳动者带来的可能是伤害

  对自己被贴上“资方代表”的标签,董保华有些愤怒。

  “我只是出于一个学者的良心发表自己的看法,绝对不是代表资方,也不代表任何一方。”《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成员、华东政法学院董保华教授说。

  《劳动合同法》草案出台后,关心该法的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以常凯为代表的“京派”认为,草案正是为了平衡我国劳动关系中劳方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以董保华为代表的“海派”则认为,草案对劳动者保护“过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现在,四审之后,《劳动合同法》终于尘埃落定,即将施行。11月12日,本刊记者在广州天河南方人才市场找到了正为各地讲解新《劳动合同法》的董保华,请他对新法再次发表看法。

  人物周刊:制定《劳动合同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董保华:保护劳动者。但它最大的错误是它不了解劳动者,思维太简单。

  人物周刊:简单在哪里?

  董保华:劳动者也分层次。

  我们画一个金字塔,分成四块,最上端的一层是总经理、董事长,也是劳动者,你说有必要保护吗?他们本来就很强势。接下来这层是一些白领员工、科技人员或者是较高层次的员工。他们有很强的用脚投票的自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第三个层次是工人,比如说底层的工人,只有这个才需要行政的干预,但他们只要一个计件工资就解决问题了;最后一个层次,是没有就业或者半就业的人,他们需要就业岗位。他们没有被覆盖,怎么受保护?国家制定法律应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所以我说它是贵族法,整个定位错了。

  人物周刊:有人说这部法律在讲劳资博弈。

  董保华:这根本不是劳资博弈,是劳动者和劳动者在博弈。我们的法律要讲劳资共赢,但这部法根本不可能达到共赢,它是双输的。

  人物周刊:为什么这么说?

  董保华:先说铁饭碗,可以搞铁饭碗,哪里有机制啊;再说铁交椅,任何人员调动都要员工本人同意,这又没有机制了;最后还剩下一个工资机制,当然铁工资最后没有搞成。

  有人认为这部法是阵痛,我认为是长痛,中国要为这部法付出长痛的代价。虽然说这部法比第一部法好了很多,但它确实没有订到位。

  人物周刊:那你认为,这部法的缺点在什么地方?

  董保华:一个是标准升得很高,然后群体保护得很小,我的观点还是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中国只能走这样的平衡点。但是这部法最终的基本模式,我认为还是高标准,窄覆盖,宽执法。

  人物周刊:这部法律出台前经过四审,并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为什么你认为还有这些问题呢?

  董保华:在中国,说心里话很不容易。这些意见,我在以前都说过。一审稿、二审稿、三审稿,其实改了不少,国家也按我们这个方向改,但只能说底子太差了,改不回来了。有些学者,一审稿说很好,二审稿说很好,三审稿还说很好,这还不简单,你一直说好就行了,永远正确。

  人物周刊:你刚才为企业主们讲了如何“断”10年的方法,你是站在企业主的立场来看这部法律吗?

  董保华:以前有人认为我为员工说话,现在有人认为我太站在企业主的立场说话。我只是站在平衡的角度。实际上制定终身用工制对员工是灾难,最后很多人要为此丢饭碗。总有一天会最后证明,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物周刊:您认为这部新法将带来三波裁员,具体指哪三波呢?

  董保华:第一波现在已经发生了,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第二波是指第一次的合同期到期的时候;第三波是在要转成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时候。

  企业具有趋利本性,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在这三个点上,在第一波裁掉,成本最低。

  人物周刊:那就是说一部本来以保护劳动者为目的的法律,实际上可能引发这三次裁员,给劳动者带来不幸?

  董保华:对!我不知道它怎么保护劳动者。

  人物周刊:您认为华为的做法合法吗?

  董保华:当然合法,没有任何不合法的地方。有人说华为在规避《劳动合同法》,说这件事情在《劳动法》下面好做,在《劳动合同法》下面不好做。劳动合同法下面不好做这件事啊?他照样好做。

  华为的动机,我认为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它花了十个亿去买回机制,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另外,我也想说,华为的操作方案是不可取的。它还是没有切断用工年限,切不断,放了一个月的假,劳动关系还是存在的。

  事实上,华为正确的操作应该怎样呢?应该是先做竞争上岗,然后对落岗者做一些专业的培训、调整,必要时也可以劳动派遣。

  华为是个个例,但是如果中国的企业都像华为一样,花10个亿去买机制,那我们就不得不想想,我们的机制是不是出了问题。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将为《劳动合同法》付出代价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