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将学习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学习成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当今中国,“学习”这一最古老的词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频繁提及,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如此丰富和各有所见的内涵。为着更深刻地理解学习,也为着更有效地受益于学习,我们需要认识学习:它的价值、本质和内涵。
一、为什么需要学习?
偶尔打开电视看一些电视剧作为消遣,却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几年前让人潸然泪下、津津乐道的故事,如今看起来却有些失去光彩,甚至让人失去看下去的耐心。究其原因,一者是情节丰富性和学员演技之成长迅速已是今非昔比,二者是剧中人物所表现的某些思想、观念和行为已经有些老旧过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回想曾经历过的时代,几台诸如《红灯记》之类的样板戏加上几部诸如《地道战》之类的战斗片一看就是十几年,真有几分隔世之感。如果有人问今天中国的百姓: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回答会异口同声:变化太快了!的确,我们的国家和每个公民正处在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会更明显地感受到“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规律。所谓“适者”就能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改变自己以求与环境谐调一致的人,“改变”就是去掉原有但却过时的东西,添加原来没有但却需要的东西,这正是学习的本质含意。由此可知,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离开学习就无以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学习,还要学得好,学得快;不仅个人需要学习,整个社会都需要学习。曾经拜师于我国的日本让我们输掉了曱午战争,从此忍受多年的民族耻辱;曾经臣属于我国的韩国、泰国如今一跃而起,经济超越我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比我们学得好、学得快。无论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民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明天,不重视学习,甚至不能有效地学习,就无以去旧革新、厉行变革,就无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显然我们国家的高层领导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六大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倡议。
二、学习的不同侧面
在如此重视学习,实践学习的时候,任何对“学习”不完整、不正确的理解都会影响到学习的实践,影响到学习目的的达成。但眼前的事实是,许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或是偏离了本质,或是有失完整。
学习的本质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中。“学”的下半部分表示一个小孩站在门口观察外面世界的变化,上半部分则表示,知识和感悟不断地积累起来;“习”所画的是一只小鸟在不断地练习飞行,意指不断地练习(图1)。
图1 古代象形汉字“学习”
所以“学习”的原始意义就是,为适应外界和未来的生活,不断地练习,积累生存本领。正像小鸟一样,不断学习生存本领,以便有一天能够离开妈妈独立生存。从这里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大概念,它不等同于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讲课,不等同于看书,不等同于教育,更不等同于培训。它包含上述所提方面,但不限于此。需要强调的是,国人多年来重书本学习,轻实践学习的心态偏离了“学习”的本质,也带来了诸多的危害。世人皆知的高分低能现象自不必多言,更严重的是今日马谡,翁同和之流,虽得意于满腹经纶、满足于坐而论道,自以为能指点江山,但亲自面对和处理真实的现实问题时,却束手无策,甚至落得“清议误国”的后果。反之,许多企业家、实干家,虽然学历不高,却在实践的摔打中学到了许多书本和老师无法给予的宝贵技能和知识,但在心底却总自以为没学问。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讲“言之,吾听;示之,吾明;行之,吾知之已。”其中强调的关键是:不断地“习”和“行”。“读书听课”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学习。
其二,“学习”比之“教育”、“培训”,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只有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有了发自内在的学习动力,想学习的时候,学习才能更有效。强制学习虽然一时有效,但代价是对学习的厌恶,其结果就像许多出了校门的人“这下终于可以扔掉讨厌的课本了!”。所以,“如何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如何学会自主学习?”是所有学习促进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其三,“学习”不仅指学习做事,还包括学习做人。国学大师南怀谨在谈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认为,孔子所言的“学问”不是指“读书”,而是指“怎样更好地做事和做人”。其实,做事与做人是不可分的。我们常常能直接感受到的是,为了能将事做好,需要学习做事的技能。许多员工有学习业务技能的动力,许多管理者有学习制定战略技能的动力,有学习怎样影响和控制他人之类领导术的动力。但“事”与“人”在同一个系统下。君不见,多少人,聪明绝顶却形单影只,智商高超却一世无成,才华出众却沦落阶下……。所以老子言:“胜人者智,胜己者强”。曾子在《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国古代的练功者在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若想再上升到更高层次,便会受到其德行的局限。不修德,硬往下练,就容易“走火入魔”。所以仅关注做事,不在意做人者很难做成大事,即使做成大事也难以长久。个人如此,组织亦如此,不修德的企业,终会玩火自焚,如南京冠生园、美国安然公司。改善自己的品质和境界从而实现“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而顺”的大智境界,须通过不断的反思性学习才能实现。
第四,学习不仅指技能,还包括心智模式的改善。如果你问“生气时怎么办?”,朋友会告诉你:“不要冲动,忍一忍就过去了。”、“像林则徐那样在墙上帖一张‘制怒’,生气时看看。”、“有气就发出来。”、“出去运动一番。”、“强迫自己做一些别的事,转移注意力。”等等。以上都是处理生气的技能,而且会产生一定效果。但技能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关注“生气之后怎么做?”,而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则关注“为什么会生气?能不能少生气或不生气?”这一深化的学习将引发我们深层的调整。于是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生气并非必然。面对所发生的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就没有那么大的气,也没有那么多的气可生了。正像《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柯维所指出的:人在和刺激和反应之间有选择的自由。由此我们知道,改善心智模式会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不产生这样的问题?”开始,通过改善看事情的出发点和角度,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力量和效能。
三、学习的不同层次
上述所论也意味着,学习是有深度和层次之分的,第一层次是“照猫画虎”式学习。即直接学习、了解事件中所体现出的成功与失败的方法、技巧,即学到了“怎样去做更佳”,但这是学习的最低层次。仅仅到这一步,学习者往往容易生搬硬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某公司实施其营销策略取得成功之后,便一直在完善这一策略方面作“文章”,但正是同一策略,在几年后环境出现变化的时候,导致公司的失利。
学习的第二层次是思考模式(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位管理专家指出:与不知为何而得的成功相比,知道其原因的失败对组织的成长更有价值。因为这样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或课题时就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学习的第三层次心智模式(为何会这样思考?)。顾客对产品有所抱怨时,企业研发部门的研究人员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问题出在顾客身上,并从心理上抵制对问题的认真反省和重新分析。其深层的信念是: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是最了解的,顾客往往水平低,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在情感上,对自己辛苦设计出产品就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顾客的说三道四在情感上引起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从而影响了其理性思维。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我们能更有效地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和展开行动。
学习的第四层次是思维模式背后的信念模式(最重要的是什么?衡量是非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比如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利润与顾客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情与道义发生冲突时,我们如何选择是由我们所持有的信念模式决定的。
四个层次会相互影响,“行”会影响“思”,“思”会影响“悟”,“悟”会影响“德”;德正而悟明,悟明而思缜,思缜而行确。信念模式影响我们的关注焦点,心智模式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判断,思考模式影响我们的行动。
这意味着,无论个人、组织还是国家,如果只是去模仿他人或他国先进的做法,而没有理解这种做法背后的原因和条件,没有学习创造和应用这种做法的人所具有的心智模式和信念模式,便会出现“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东施效颦”之类的结果。中国近代落后于日本,其主因便在于此。
四、学习的系统性和动态性
最后,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图2)。
图2 学习循环圈
上面讨论学习的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在现实中,所有这些侧面和层次并非清晰分离,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共存于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系统中,并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完整而高效的学习是动态循环,四大方面缺一不可。没有行动,思考就是无源之水,脱离现实;理论就是空中楼阁,流于清议;设计就是纸上谈兵,不堪一击。没有思考,理论会变成教条;没有理论,设计将失去依据;没有设计,行动会迷失方向。
现实中,许多实干者勤于实践,勇于行动,但却常常因反思不足而重蹈覆辙;许多思考者勤于分析,多有感悟,却常常因拙于行动而失去机会;许多理论家多怀韬略,但常常因远离现实而流于空谈;许多设计者擅长构思,但常常因执着于教条而贻笑大方。由此可见,若成大事,唯有这几方面共同参与。学习只有从这四大方面展开,才是上上之策。
总之,我们可以从读书中学习,可以从做事中学习,可以从反思中学习,可以从倾听中学习;生活是学习,工作是学习,人生是学习,学习有无限境界,学习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