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应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日期:2007-11-20     作者:糜钟明    浏览:196    评论:0    
核心提示: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综合性的金融企业。卓越的银行战略、合理的制度建设、有效的绩效考核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综合性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逐利性。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入,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了商业银行取得利润的不二法门。如何激励员工,使其最大可能地执行银行决策和完成日常工作,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卓越的银行战略、合理的制度建设、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科学的培训机制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是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卓越的战略使自己区别于竞争对手,同时也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成功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个超越于具体业务的企业战略,从而使企业战略更加强调未来愿景与总体控制,避免业务单元成为没有战略的利润中心。一个表述清晰且能为员工接受的银行战略,将使员工产生良性的行为驱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共同的理念,减少管理成本,使工作紧紧围绕银行战略展开。

  ——合理的制度建设能为激励机制的形成提供保证。激励机制的形成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较为完备的法规。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客观、透明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拥有一个公平的展现自身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制度保障。各个部门应有一系列结合本部门特点的规定,对员工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制度规范和行为约束,并且这些规定能根据形势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一个合理的、动态完善着的制度建设将不断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运行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客户的满意是员工满意不断输出和汇聚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将保证员工行为和银行目标一致,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对银行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我行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其一,员工缺乏绩效管理观念。员工关心绩效考核结果多于达到绩效目标所经历的过程,我行可以试行业绩登录制度,定期对员工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系统的、连贯的记录,作为员工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并将其纳入人事档案管理。

  其二,员工晋升渠道单一,待遇基本与行政职务挂钩。我行可以加强专业技术聘用制度改革,鼓励员工走专业技术晋升道路,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相应的待遇回报,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的多元化发展。

  其三,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完全衡量员工业绩。我行可以根据岗位的具体特点,设立相应的不可量化的指标,以便能更加全面地衡量员工的业绩,如可以将其对组织架构、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有效尝试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我行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利益关系调节考核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营销,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透明的分配调节。

  ——科学的培训机制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员工更加关注对于自身的发展,银行能够提供怎样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能否提供科学的培训成为优秀员工决定去留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科学的培训机制下,培训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多样的形式。系统性和长期性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形成。科学的培训机制能够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提供轮岗锻炼、转型培训等一系列的个人发展机会,并对员工的培训考核评价有一套长期的跟踪系统。

  科学的培训机制有助于银行拥有强调组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力,使银行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的业务扩张,在行内逐步形成“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核心价值观。

  一套较为完善且高效运行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保持银行战略和员工目标一致,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达到银行与员工的价值最大化,实现银行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应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