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为人之道”,做企业要讲“经营之道”。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从进厂那天起,就被植入了这个企业的基因,它们按照什么逻辑运转,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
一、大象无形,大道有痕,高尚的企业才能成就高尚的事业。
我们讲,人的工作状态可以划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人采取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哲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企业哲学的高尚程度,决定着员工的高尚程度。
蒙牛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与自己较劲”。“与自己较劲”与“与别人较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前者的着眼点是提升自己,后者的着眼点是遏制对手。一个好的品牌,不是他消灭对手的结果,而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谁为消费者创造了更有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选择谁。因此,无论出现什么问题,不许怨天尤人,一切原因从自己身上找!如果你脸上挨了一巴掌,不要忙着声讨打脸的手,先要检讨挨打的脸。
蒙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百年蒙牛”,就在寻找“长寿基因”。寻找的结果,觉得所有长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仅运筹企业,而且运筹事业,运筹社会。也就是说,“功夫在诗外”。所以,我们提出三个“大”:造大品牌,讲大道德,顾大利益。
造大品牌,就是建设好内蒙古这个大品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居全国第一,牛奶增速也居全国第一的实际,蒙牛提出了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中国乳都”的主张。
讲大道德,就是讲正气,把企业塑造成一个道德高尚的集体。蒙牛讲“经营人心”,但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例如拜年,只准上级给下级拜年,不准下级给上级拜年。同时反对在经营之外搞任何形式的“钱财大循环”,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请客可以,但一律不准收受礼金、礼品。要求人人确立一个座右铭。董事长的座右铭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顾大利益,就是在战略决策中,将股东、银行、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五满意”作为企业立身之本,这在蒙牛被概括成五句话:“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通过这五句话教育每个人,在利益面前要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
在大利益格局中,居核心位置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这是实现所有其他利益的源头活水。所以,蒙牛强调对消费者实实在在讲诚信。例如,为了保证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1999年在建厂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蒙牛率先建起了国内第一个奶车洗浴车间,虽然每年为此多支出几百万元,但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
二、观众方者成良医,观众器者成良匠,学习型文化让企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和动物的一大区别是人有文字,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每一代都是退回原点,从零开始,人却可以读到远古时候的记载,站到所有前人的肩膀上。
在蒙牛厂区,你可以看到上百个标语牌。如:“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 ;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想流汗,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这些标语取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当然,继承古今中外,仿其形易,得其神难,科学的继承是批判和扬弃,是否定之否定。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知识,而是得到思想的方法。
生物学上有个名词叫“杂交优势”。生物杂交产生优良品种,观念杂交催生思想巨人,人才杂交造就卓越团队。学习,不单纯是学习,学习中有创造。如果我们原来的思想只是一颗鸡蛋,那么,学习就是使这颗鸡蛋孵成活蹦乱跳的小鸡的环境。在中西方文化的嫁接中,在儒释道精神的融合中,在自我理念与他人理念的交锋中,蒙牛力图让思想与思想相乘,实现“王水效应”。
三、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超我者成大业,创新型企业文化铸就领袖型企业。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齐白石老人的话,我们再补上一句,就是“超我者成大业”。
蒙牛在学习古今中外的同时,也力图有所创新。例如,在决策管理上,提出人人都是盲人的“全盲定律”;在资源整合上,提出处理智力、体力、财力三者辩证关系的“三力法则”;在企业运作上,提出目标决定过程的“目标倒推法”;在选人用人上,提出无缺点就无优点的“变形虫理论”……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一两基因胜过一吨教育。”基因工程是世界上最复杂、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文化设计上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可能带来企业变革上的巨大进步。产品一旦植入文化的“基因”,丑小鸭就变成了白天鹅,灰姑娘就变成了白雪公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全球企业面临统一大市场,商品无国界,人才无国界,资金无国界……要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文化竞争力,在文化定位上就必须坚持全球视野,做好三个“工程”:奠基工程,嫁接工程,转基因工程。
一把刀向你抛来,接到的是刀把,还是刀刃,不决定于你的体重,也不决定于你的臂力,而决定于你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