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包括对人才的预测、规范、教育、培训、考核、交流、选用、配置调控等几个环节,人才测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和完善人才测评体系是落实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
一、人才测评的概念及研究路径
(一)人才测评的含义
人才测评是指通过应用心理学、管理学、测量学、考试学、系统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道德品格、个性特点以及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选才方法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党管人才重在创造人才成长的科学导向机制、公平竞争机制、机会均等机制、成才选择多样化机制以及日益宽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等,以促进人才辈出。无疑,人才测评的体系是其目标达成的科学依据和促进因素。
(二)人才测评的研究路径
人才测评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它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和技术,因此,在进行人才测评体系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人才测评体系的诸因素;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人才测评体系的建构其过程尤为重要。在人才测评体系的构建中首先要厘清研究的路径。
现阶段,我国人才测评及其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注重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因素的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价值不大。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研究的路径选择上,只重视理论的静态因素构成,而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动态过程,结果是理论的平面化和灰色化。因而,在人才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静态因素体系构建,又要注重动态过程体系构建,从而使人才测评的体系的构建呈现出立体化、多维化的特点,指导人才测评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的具体工作。本文就从人才测评静态维度着手对人才测评静态体系构建作具体说明。
二、人才测评的静态体系构建
《决定》中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就必须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法,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而人才测评作为人才评价科学的重要标度,其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也决定着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因此首先就要明确评价的主体。
(一)明确人才测评的主体
长期以来,在我国“人才”是作为干部的一部分而被纳入干部管理范畴的。“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管理的主体的多层次性,也决定了人才测评体系中主体的多层次性。
1.宏观层面:党委组织部门。一方面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出发,党委组织部门是人才管理的宏观主体;另一方面,党委组织部门又要重点和掌握一批高精尖人才,管理好、使用好和发展好这一批人才主要的科学依据就是人才测评。因而,从宏观层面上看,党委组织部门是人才测评的最高层的主体。
2.中观层面:政府职能部门。党管人才不是党组织包办人才方面的一切工作,取代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针对三支人才队伍的实际情况,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技术人才方面的预测、规范、教育、培训、考核、交流、选用、配置调控等方面,做好人才测评的管理、服务和规范工作;另一方面,又在为“党管人才”的人才战略中发挥具体的功能。所以,政府职能部门既是人才测评的管理者、服务者和规范者,又要具体地参与到人才测评中来。
3.微观层面:人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都必须在具体的人才使用部门中实现。在人才测评的静态体系中它是微观主体,要根据其所处行业、专业的特点,具体实施人才测评。人才测评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人才使用部门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来操作。因此,人才测评体系微观主体也包括社会中介机构。
4.个人。在人才测评中,个人主体的层面容易被乎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职者主动的职业心理素质测评和职业发展测评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导向。
(二)选择和确立人才测评的方法
面对不同的测评客体,选择和确定人才测评的具体方法,是建设人才测评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代人才测评的方法较多,许多方法也比较复杂。在实际测评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一是笔试法,主要用于测评有关知识、统计工作能力、逻辑推理、文字表达、独立判断能力等要素的测评。笔试法的特点是评分标准统一,能够有效控制测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误差。缺点是难于检测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某些操作技能。二是面试法,面试分为口试和操演考试两种,面试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应试者的知识、智力、技能、技巧、素质、人际关系、口头表达能力、动机、兴趣、爱好、理想、品德等要素进行有效测评。其优点是直接、简便、灵活。缺点是面试多为个别测试费时费力;同时,应试者和主试者易于受情绪影响。三是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对人的智力、潜能、气质、性格、态度、兴趣等心理素质进行有效测评的方法,在测评中主要采用心理量表来完成。按测验目的,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测验量表,并严格按指导书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要求进行测验。四是评定法,评定是指根据既定的标准,将测评对象的测评要素归入相应等级的过程。评定的等级通常有七级。评定标准等级的能力应以具体的目的、内容和对象而定。五是评价中心法,它包括多种以测评管理素质为中心的评价活动,被测评的人会被要求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某种角色。按照这个角色进行活动,评价中心的核心部分是情景模拟,评价者根据应征者在模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对其进行评定。因而,这种方式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单位在选择高级人才时才独立使用。
(三)建立各类人才评价的测评标准和内容
《决定》中指出: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人才测评体系的评测标准和内容中针对不同对象,分类区别,以突出测评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党政人才方面。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把公务员测评内容规定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品德、工作作风、职业道德修养等;能,指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勤,主要指工作态度、事业心和勤奋精神;绩,即功业、成果、成绩之意,主要指绩效,包括履行职责和职责外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益等;
2.企业经营管理者方面。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测评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相应的知识结构,如国家方针、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等;个性因素,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的测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状况,包括良好的自我状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体魄等;能力素质,包括认知能力、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倾向的测评;工作业绩,包括经营绩效、管理绩效和管理行业绩效等;
3.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测评,主要包括:专业技术,包括科学技术在本领域的地位、创新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社会效益等;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称;同行评价,代表其学识、品德在本行业的认可度和信誉度。
(四)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建设
人才测评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规范和完善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在人才测评的静态体系构建中功能和作用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和内容。
人才测评的功能与人才测评的作用是两个不同概念。功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稳定机制,它是由事物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作用则是事物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对外界产生的影响。人才测评的功能,就是指人才测评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在相应的环境中发挥的效能。
人才测评的功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鉴定功能。鉴定是指对人的身心素质、能力水平、道德品质和工作绩效等作出鉴别和评定。由于现代人才测评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与传统的测评相比,它能够依据测评的目的和要求对被测评者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鉴定。
2.预测功能。预测是指通过对事物当前状态和发展趋向的把握而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所进行的推测。人才测评通过对人才一些潜在素质和工作经验及实绩的测评,可以预测其在某一新的工作岗位上成功的可能性大小。
3.诊断功能。通过测评可以对被测评者各个要素进行客观的观察与了解,发现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测评要素)为优,哪些方面为良,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缺点。
除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之外,人才测评的结果还具有导向的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够激发人们进取向上的愿望和动机,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当然,这是从测评内部的功用来看,而人才测评的外部功能就表现为相应的作用。
人才测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开发人才资源。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发现人才的角度看,人才测评是发现人才的最基本的方法。从人才的使用看,只有依靠人才测评客观公正的测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人事决定。从人才资源的配置看,人才测评能够保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人才配置的动态平衡。
2.提高人事管理水平。人才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基础,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知人”才能善任,无论是发展、选拔、任用新的人才,还是对已有人才根据新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重新进行调整、优化组合,都必须以“知人”为前提。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与事适”“事与人配”为最佳人事管理状态。
3.发展完善人才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来进行,因此,建立权威、规范、高效的人才市场是政府对社会人力资源实施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为人才供需双方提供中介的组织机构。当然,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的约束。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才市场中“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人才测评静态体系建设中的主体、方法、标准和内容以及功能和作用诸因素的论述,我们大致勾勒出了人才测评体系的重要框架,搭建起人才测评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崔建国.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J].行政人事管理,1997,(11).
[2]薛蒙林.加强领导人才能力测评体系建设[J].领导科学,2004,(5).
[3]刘洋.市场经济与人才测评体系[J].吉林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4]刘元英,曲丹.我国人才测评的功能及其现状和发展[J].黑龙江省社会科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