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提高“工作绩效”初探

   日期:2007-11-10     浏览:99    评论:0    
核心提示:在当今的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着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双向压力,逼于这种压力现代企业不但要发展,而且要快速发展。既然如此,提

  在当今的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着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双向压力,逼于这种压力现代企业不但要发展,而且要快速发展。而企业就如一部大的生产机器,机器整体的快速运转不仅得益于整体的部件的合理搭配,还得益于机器每个部件,即每一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快速运转。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源于其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工作绩效。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不变,投入减少,称之为效率;产出增加,投入不变,称之为效能;产出增加,投入减少,称之为生产力。而这效率、效能、生产力这三者的提高将最终带来工作绩效的提高。

  对于整体工作绩效的提高笔者认为应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联合、动态来看。所谓组织层面指的是企业,而个体层面指的则是员工。

  一、企业方面

  1、组织结构的合理构建。

  如果把企业喻作一台电脑,我们如何能让一台电脑的高效的运作起来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搭配的合理化。那么如何让企业高效的运作起来呢?那么,不言而喻他应该具有一个良好、合理化的组织结构。每个企业由于自身情况不同,其组织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也有所不同。就如电脑一般,由于主要用途的不同,其主要配置必然也不同。

  一般来说企业组织组织结构的构成可划分为,高、中、基三层。由于划分不同,其作用也必将不同。高层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起着决策的作用;中层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经营得过程中主要起着承上启下、协调、管理的作用、而基层是企业的操作层虽排列在“企业金字塔”的底端但却在整体绩效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些中小民企中往往会出现某一层面过量和缺失。以管理层过量为例,由于管理层人员过多而导致机构的臃肿、分配的不合理、权力的重叠,放眼望去全是“领导”到底唯谁“适从”却无章可循。如此这般哪里还会有绩效可循?

  2、工作流程的良好塑造。

  首先,标准的工作流程使工作品质更有保障。决定工作的品质的要素有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标准。以麦当劳为例,麦当劳就以其标准的工作流程而著称。麦当劳在世界所有的地区,你所品尝到麦当劳的汉堡无论其大小、质量、口味都是一致?但是从事汉堡制做的人却是不同的呀!因为麦当劳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起,不但从对员工的培训,到产品的制作都有着一套完善的流程。在取材相同的前提下,其严格、标准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汉堡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其次,标准的工作流程使整体工作更有绩效。标准的工作流程不但使一些新员工可以迅速的适应本职工作,减少人力培训的所需时间成本;还可以有效的缩短业务处理周期,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更是可以使绩效指标得以充分量化,使得员工本身的业务评估和业绩考核更加有的放矢。

  由此可见,一个绩效高的生产经营体系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好的工作流程。

  3、有效的激励。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教授发现:对于一位没有接受激励的员工一般仅发挥20%—30%的能力,以保住工作而不被解雇;受到充分的激励,则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这其中50%—60%的差距竟是激励所致。然而其中的绩效差距不言而喻。

  “成功是一种习惯”而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成功”的“质”指的是其所创造业绩所拥有的效率及品质,而“成功”的“量”则指的是其所创造的工作成绩。通过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鼓舞员工不断地提高工作绩效。

  二、员工方面

  1、员工能力的提高。

  首先,对于员工自身工作能力、从业技能的提高是提高工作工作绩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员工所具备的工作能力是能否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人力资源在岗位中讲求人岗匹配,即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而对“合适的人”的判定,首先取决于他相对于所处的岗位,是否具备其该岗位从业技能(即能力)。这也正是在企业中老员工的工作业绩明显高于刚入公司的新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员工的能力要比新员工强很多。也就是说提高了员的工作能力,就意味着相应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绩效。

  其次,充分利用员工自身资源。有几位老板在一起交流经营心得,其中一位王老板说,我有三位不成材的员工:一个挑三拣四,一个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出事;另一个经常浑水摸鱼,整日闲荡鬼混。我正准备找个机会炒掉这三个家伙。一位性张的老板听了表示愿意接纳那三位员工。张老板安排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商品质量;喜欢“杞人忧天”的人负责保安系统的管理;喜欢“闲荡”的人负责商品宣传。结果几个月下来几人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这就体现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用之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利用员工的自身资源也是提高绩效的又一“妙方”。

  2、树立员工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职业观包括从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是从业从事职业时所持的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

  首先,(1)要帮助员工定好自己的职业锚;(2)要引导员工确定职业的发展曲线;(3)要协助员工找出自身与职业愿景间的差距;(4)要明确告知员工实现职业愿景所需的方法。

  其次,要把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员工真正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让员工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对公司的战略实施和成功有怎样的直接联系;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并协助员工完成目标培养员工的成就感;使员工觉得他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的价值和使命保持一致性。树立企业和员工“双赢”的观念。

  企业是员工自我实现的“载体”和“舞台”,而员工则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既然如此,提高工作绩效就得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着手,做到“双剑合壁”才可以做到平衡、持续、时效……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提高“工作绩效”初探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