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360度考核:美丽的谎言

   日期:2007-11-09     浏览:102    评论:0    
核心提示:360度考核或360度评估,可能又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真实的谎言。在360度考核中,上下左右都有评价考核他人的权力,而

  360度考核或360度评估,可能又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真实的谎言。许多企业声称该方法是从国外成功企业或世界500强那里引进的,是一种先进的和普遍使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在中国企业使用后,效果明显等等。

  360度考核,其实国外企业并不多见,国内企业成功的更为罕见。我们又一次上当了,上了所谓成功经验的当。360度考核是一个绩效管理领域的美丽的陷阱。

  第一,在国外成功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中,根本就没有360度考核的实践,更谈不上成功的经验。推介360度考核的文章,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想象。如经常有人介绍微软的360度考核,实际上在微软并不存在,微软的考核同样是自上而下,逐级考核的。有人讲,360度考核是绩效考核的一个未来趋势,那么多企业世界级领先企业还没有360度,何谈趋势?

  第二,在360度考核中,上下左右都有评价考核他人的权力,而不承担对考核结果的责任,考核首先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而权力是基于责任的。当这种责任失落以后,剩下的只有权力时,共同拥有的而不承担责任的权力,是非常可怕的。360度考核的结果,使得没有人对考核结果承担最终责任,必然滋生不负责任的考核评价,进而会演变成以攻击他人来保护自己,这是其致命的问题所在。

  第三,360度考核实际上使各级管理者逃避人力资源的管理责任,正确地考核评价下属是各级管理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下属干得如何,直接主管最清楚,如果主管都不能对下属的绩效做出准确地评价,使主管的失职。把对自己下属的评价交给他人来做,是一种偷懒行为。

  第四,任何绩效考核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工具,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360度考核比起自上而下的考核来,或许会更客观更公正。但客观公正不是根本目的,实现绩效的持续不断的提升,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任何管理工具都是有代价的,当企业以大量的时间为代价,用在360度考核时,却忘记了再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与工具也是不创造价值的,而只会降低效率。因为绩效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正如著名管理大师W.戴明的名言:“检查不能提高质量,质量在你检查之前已经被产生了。”

  第五,360度考核能否比直线考核更客观公正?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更多的考核事实,进而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如出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考虑,而利用考核泄私愤,图报复。当企业没有优秀的文化牵引下,这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当企业实行末位淘汰或强制的考核比例分布时,360度考核更会强化这一趋势,因为利用考核打击对手,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实际上在许多企业,360度也确实成为了制造矛盾的有效工具。

  第六,实际上,360度考核在国外企业是存在的,但称为“360度考核反馈”,两者名称相近,但差异很大。360度考核被企业定义为是一种考核体制或考核方法,360度考核反馈则是考核反馈环节中的方法。这种考核反馈方法在国外企业是广泛使用的。可以说,国外的考核模式不是360度,而是361度。1度:自上而下主管负责制的考核+360度的考核反馈。

  而国内企业实行的360度考核,显然是一种误读。

  第七,从领先企业的考核实践来看,真正意义的360度考核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但并不用于员工绩效考核。大多限制在对部门绩效的考核或员工任职资格考评,考核周期限定在一年。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普遍采用的是自上而下、主管负责制的考核体制。

  敬请其他企业千万别跟风,先把自上而下的1度考核做好了,作踏实了,那时你再来大转体,来个720度考核,如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360度考核:美丽的谎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