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浮出水面

   日期:2007-11-07     作者:刘世昕    浏览:152    评论:0    
核心提示:为什么要选择33个指标考核政府  桑助来说,目前不少城市政府都设计过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履

  考核地方政府,除了GDP还能有什么?最近,一套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悄然浮出水面。今后几年里,会根据一套体系的指标对一些地方城市像大学排行榜一样来排个队吗?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组长桑助来说:“这是我们的希望。”据透露,他们设计的这套评估体系,将用3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

  据介绍,这原是国家人事部的课题,由人事部下属的人事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参与的人除了学者,还有地方政府。

  桑助来说:“目前,这一指标体系已经升格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下一步,我们会在一些地方实践。”

  不要以为忙忙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

  桑助来说:“不要以为忙忙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你做的可能不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说,很多政府部门抱怨,他们很忙,每年要出台各种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政府职员也敬业、努力,但是公民并不认可。其实政府的职能不是管制,而是服务,应该用公众是否满意来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

  评估政府,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企业、公众的需求。

  桑助来说,“满意原则”应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制度,包含下面内容:经济性评估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测定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益评估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质和社会最终结果,效益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公平关心的问题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服务。

  为什么要选择33个指标考核政府

  桑助来说,目前不少城市政府都设计过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廉政建设情况、工作效率情况。

  但在专家看来,这些考核体系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很多城市政府把GDP、招商引资的标准列为重头,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推进,直接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不适宜衡量政府绩效。

  另外,临时性的任务指标多,比如“三乱治理”等。这类指标不利于同类、同级政府部门间的比较。

  再有,需内部评估的指标太多,比如,上级交办的事项、内部法规制度的遵守执行等。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属于内部管理,开放性不够,不利于公众监督和民间评估。

  桑助来说,《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指标体系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大类、33项指标组成(见图表)。

  专家认为,职能指标是评估体系的主体,这些是政府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出了问题,政府部门要直接负责。如果整个评估体系按100分算的话,职能指标至少占60分,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各占20分。

  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影响和贡献的。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

  学者还建议设立公民评议委员会,由市民等对政府进行制度化的评估。

  评估前先明确哪些是政府该做的

  桑助来说,如果要搞政府绩效评估,首先要明确哪些事情是政府该做的。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并不一定属于政府的份内职责。比如,不少地方把强制性推广某种经济作物列为政府中心工作,严格绩效考评,甚至采用一票否决。结果是,所有政府部门的绩效考评中,推广种植某种经济作物就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这显然是政府的越位。”桑助来说,如果在政府角色越位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评估,不仅把评估政府的本意曲解了,而且会妨碍政府转变职能。

  桑助来说:“这个结果要科学地使用,千万不能搞成‘荣誉或现丑’的排行榜。”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将绩效评估结果束之高阁,与干部任用、内部激励和资源配置完全脱节;二是在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上急功近利,不分场合地推行一票否决。

  国际公共管理实践的经验认为,把奖惩作为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的惟一形式,甚至简单地搞排行榜,往往会导致相关人员对绩效评估的抵触情绪,加剧弄虚作假和“玩数字游戏”的行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浮出水面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