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海尔该怎么办

   日期:2007-11-06     浏览:181    评论:0    
核心提示:一个组织之所以能够称为组织,是因为它具有统一的理念、共同的目标,以及步调一致的行动,而在海尔的局部文化中,这些显然还不够

  小王怀着对海尔以及对张瑞敏的崇拜,1998年毕业后迈进了海尔的大门,那时的海尔,其销售业绩不但持续稳定高速攀升,品牌价值也稳居中国家电业榜首,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方法一度成为人们争相研究和仿效的信条。

  然而进入公司不久,小王渐渐发现,下班零声响过之后很长时间也没有员工离开,都在“挑灯夜战,一派繁荣”,在陌生人看来,海尔不愧为跨国企业,员工刻苦奋进,群策群力。但局内人都明白,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熬着,一般还要熬几个小时,才能理直气壮的换衣服下班。就算你手头上的工作全做完了,也得老实待着,否则会在劳动量测评的时候在你的薪水里得到体现,也会给你的领导看成不敬业的典范,到搞末尾淘汰的时候,下岗的肯定不会是别人。仿佛是在领导心目中,谁走得最晚,谁就最敬业,谁就是英雄,应该在《海尔人》上得到颂扬。

  小王说海尔的工作很忙,实际上是人为推延的结果,反正下班也不能走,工作就得慢慢作,到能走的时候做完就行。据说曾经有个科室领导,想搞创新,就想方设法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好让大家准时下班。这样一说,大家都很积极,于是纷纷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作,真的按时下了班。可是好景不长,当更上一层的领导得知此事,便找到这位科长谈话,暗指他们熬也要熬到7点才能回家。而此后不久,这位科长就被撤职了。

  这种加班是完全自愿的,没有加班报酬,更别说有晚餐供应。而早上则明文规定工人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工作岗位,管理人员要提前15分钟到岗,否则就算迟到。难道这不是变相的延长工作时间?然而他们却解释说,提前到岗,反映的是一种积极的工作作风云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供奉海尔为我国家电产业的“神话”,大力宣扬学习海尔之际,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不仅在海尔集团内部,在其他许多企业的成长历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烙印仍然没能在企业的蜕变完全消失,而且随着企业的飞速扩张,大企业通病也不可避免地在管理和文化中传播开来。

  海尔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组织之所以能够称为组织,是因为它具有统一的理念、共同的目标,以及步调一致的行动,而在海尔的局部文化中,这些显然还不够健全:

  1)公司理念出现上下级断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员工超额加班也屡见不鲜,可对于海尔来说似乎超出常例。员工加班本是好事一件,应该大力提倡,但却成了考核员工业绩的组成部分,成为判断员工敬业与否的标准,势必造成“人人为加班,人人在加班”的假象,这是对海尔制度的曲解。

  其次,对于加班的真正意义和用途,海尔上下级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上级领导并没有深入“一线”充分了解下级工作,因而无法全面、客观地规划、执行和监督现有工作的实际进度,仅靠停留在表面的一些感性认识来对员工进行评判远远不够。

  2)缺乏鼓励创新的氛围

  为能在对手如林的市场中抢得一杯羹,企业必须加强创新。海尔同样如此,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制造到市场动态研究、营销规划的实施,无一不需创新,按部就班就等于“死亡”,这已为事实所证明。而在海尔的某些部门中却故步自封,拒绝改变,那位科长在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后不久,被毅然撤职,新事物在其萌芽状态时就被扼杀了,本人言不由衷地为其感到惋惜。

  3)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海尔案例中提到,员工为了应付加班,通常将工作的战线拉长,即使没有工作,下班后也得“熬着”;摘掉创新者的“帽子”;要求员工提前到岗等等行为充分体现了公司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致使员工情绪低沉,没能充分发挥员工潜力;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员工缺乏科学化管理,反而强加“畸形”公司制度予以约束。

  海尔问题应对措施

  1)认真学习海尔理念,强化企业制度理解

  《奔跑的蜈蚣》一书中讲到,蜈蚣的快速前进需要每一条腿的相互协调,如果有一两条腿的“鞋带”松了,那么可以想象它的“奔跑效果”,海尔就像一条蜈蚣,它的前进需要企业上下级步调一致,需要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全面认识,从战略高度来强化公司理念。

  2)完善企业监管制度,加强企业执行力度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运营成本和内部管理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外部原因,而是内部因素。海尔要实现健康、有序、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内部监控机制,确保海尔的使命、目标和制度等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3)注重企业创新

  海尔作为一个“航母”级的大型企业,承载着中国乃至全球家电产业的希望,它的一举一动,均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其他中小企业相比海尔,又有许多优势:机制灵活、市场反映敏捷、执行效率高等特点,且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产品寿命日益缩短,这无疑给海尔带来巨大的压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能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首先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而员工创新的真正动力是企业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对其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激励,因而,海尔必须完善内部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能者多得,科学分配”。

  尽管如此,海尔依旧是一个伟大的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尔不会在鲜花与掌声中堕落下去。当海尔企业文化中的精髓战胜其糟粕,当海尔的企业文化不被管理者误解和扭曲,海尔的肌体一定会更加美丽和强健,“真诚到永远”的海尔明天也一定会更美好!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海尔该怎么办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