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确立,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回顾改革开放2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也经历了很多企业的陨落与衰亡。一系列企业经营的失败案例提醒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们:如果不能走出诸多管理的误区,还会有更多的悲剧上演。当前民营企业处在一个很关键的历史阶段,如何解决民企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民企竞争力?这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
“病企图谱”
企业对“企业文化”在认识和做法上往往有以下的误区:
第一、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明确表述,也无所谓什么企业文化。企业从上到下不关心这个话题,从根本上否定企业文化的作用,乃至于否定企业文化的存在。
第二、企业文化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文化是宣传手段,是面子工夫,是赶时髦,企业有很多口号、宣传片和宣传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游玩活动。这些宣传的内容、喊出去的口号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根本不相关。
第三、企业文化是“说说”听的,主要是向员工严格要求,讲述“老一辈”创业艰辛故事,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活动、文件和标语,缺乏必要的激励。企业文化往往只注重口头教育,不能通过工作流程规定和制度奖惩体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第四、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许多在员工手册上,在宣传材料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装上企业的发动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髓和内涵,也是树立品牌优势的资本。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力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传统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违背以人为本理念的内部文化现象:浓厚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个人独断专行,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诚信危机,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违反游戏规则以至恶性竞争严重;忽视激励,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疏远,少有感情沟通,缺乏团队凝聚力;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往往是大股东、法人代表、经营者集于一身,民主管理差。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在市场形势变化和经营风险加大时,直接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郑百文、三株、飞龙等已是前车之鉴。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