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竞争者并不是要跑得更快,而是要找到指向正确方向的起跑线,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990年,由美国的管理专家们提出。它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而当“核心竞争力”这一词汇“进口”中国后,却出现了一些误读。
竞争力不等于核心竞争力:联想集团曾称其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加市场加管理。这个界定太宽泛。一个公司要在市场中领先,当然在市场、财务、技术开始等功能领域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独特性,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复制。
核心业务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回归核心业务并不等于自然有了核心竞争力。公司集中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术、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这些差异时,企业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提高消费者认知度的技术,方式和方法,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没有核心技术,并不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比如,戴尔公司没有个人电脑的核心技术,但不妨碍它成为行业翘楚,因为戴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设计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界定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准则来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设计,并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独特的价值观决定独特的能力观,并由此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价值观的设计往往是一场文化变革,联想发展之初,柳传志意义深远地提出“贸、工、技”的战略思路,遭到许多人的耻笑,然而,许多当年嘲笑他的公司,由于没有完成文化变革,反而不适应迅速变化的企业环境,已经销声匿迹。联想提出“贸、工、技”的思想,实际上是知识分子下海后进行的价值观革命,正是有这样的价值观设计,才有今日联想比较成功的整体价值链。
四通是与联想几乎同时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公司,在初期,曾一度以拥有核心技术的文字处理机称雄市场,随着PC机时代的到来,再加上多方面原因,四通开始所谓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被称之为“没有主业”的公司,如今,四通在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的轨道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里曾孕育出网络时代的宠儿:前身由四通利方公司发展出来的新浪网,也有与韩国乐天公司合资的四通乐天食品公司,现在又与杨澜成立了新的公司打造跨媒体平台,颇为热闹,问题是,四通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并不清楚,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度提高,四通公司企业价值体系亟待整合,否则将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存在。
与四通类似,英国的维京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非相关多元化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成功地建立起以其总裁个人风格为核心的一种特色文化,使得其企业的核心能力始终能够围绕一个价值体系的轴心,使得企业虽然涉及航空、唱片、游戏、可乐饮料等却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创造了一种以文化为先导的企业经营类型。
我们认为,超越竞争者并不是要跑得更快,而是要找得到那条指向正确方向的起跑线,这里就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所以今天的企业能否取得长久成功,关键要看自己能否在新的价值起点上,取得超越竞争的核心能力,特别是面对WTO后市场格局的中国企业,面对强大的对手,如果一味遵循强者的游戏规则,而不懂得伺机超越,抢占新的制高点,必将在不知不觉间走向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