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家族企业3年后的存活率将不到30%。也就是说,3年后只有1/3的人还在做老板,这1/3是谁呢?那么又如何延长这些家族企业的寿命?治病先得查病因,以下是家族企业常见的几种典型病例:
【帝王心态】
主要表现就是热衷于搞个人“忠诚”,不热心“组织”建设;热衷于与员工建立人身依附关系,不乐意建立契约关系,更不喜欢合作关系等。
【“后宫”政治病】
表现为“内亲”与“外亲”的权力斗争,特别是老板娘在企业中专横跋扈,外来员工遭到排挤等。
【“克格勃”病】
主要特征是,不依赖正式管理体系和信息渠道,利用“亲信”和“小人”监督员工,而“亲信”又欺上瞒下。员工正规渠道的建议得不到采纳等。
管理者把所有权力都揽在手上
在中国要讲到海尔,就一定要提起张瑞敏,一讲到联想就少不了提起柳传志,一提到四川的希望集团就想起刘永好。这使得很多企业主管产生了一种处处少不了他们的感觉,习惯于将权力“一把抓”,总揽大权。企业的任何事情都要向他请示,一旦找不到他,很多事情就无法进行。其实真正的管理者只需要对关键事务进行掌控,而不是把所有权力揽在手上,有了制度和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需要总揽大权的人。
好兄弟与好经理混为一谈
作为一名主管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而不能把好朋友和好主管混为一谈。试想今天喝酒主管与下属称兄道弟,明天早上下属迟到,主管能拉下脸面批评他吗?单位的风气就被这种兄弟关系搞坏了。所以好兄弟与经理人的成功混合体并不存在。
美国西点军校的俱乐部分成两种,一种是军官俱乐部,是军官们打桥牌的地方;另一种是士官俱乐部,是军官学校的学生们打排球的地方。试想军官在打桥牌,士官在一旁端着酒杯:“你看看,一手烂牌,这牌不是这样打的。”如果士官长带着女朋友在跳舞,学生围在旁边起哄:“士官长,这探戈跳得不错啊。”这些都会令人很尴尬。
在中国,小说《雍正王朝》里有一段也很有趣:雍正当了皇帝,一天晚上他的兄弟去找他,“我要求见皇上”,侍卫马上进去传报,雍正皇帝的军师吴先生说:“告诉他,如果是朝中大事就请教张中堂,如果是军机大事就请问十三爷。如果是私事,就告诉他天子没有私事。”
由此可见,一个领导和手下在一起,所从事的应该是公事。有些人太喜欢讲人际关系,以至于把人情放在工作中,到最后破坏了上下级的正常关系,破坏了公司的纪律。
上述病症是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规模小、长不大、昙花一现,甚至早夭的罪魁祸首。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在家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专家提出,家族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用人机制,用“规治”代替“人治”。另外,在用人上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忽视聘用人员的工作经验、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则是舍本逐末。在激励机制上,企业老板应该明白:没有人希望被操控,成功激励的要点在于使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