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一个专业的企业文化咨询公司,同心动力是怎么管理的自己企业的?你认为咨询业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塑造?
孙兵:我们的管理方式就是我们提倡的文化管理。今年同心动力员工组织去了西柏坡,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就是这些信念,使我们党的领导在世界上最小的地方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同心动力也拥有团队共享的信仰。我们的信念有三个:一是我们的使命------以执著的追求和持续的实效,不断提升客户的核心价值,成就中国管理界的实战精英人才,引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用研究和实战的方向。二是我们的志向:锻造和保持中国企业文化咨询第一品牌。三是我们的共同的价值观:笃诚、敏睿、实效、共进。三条组成了同心动力的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团队可以挣钱,可以成事,但不能成大事,不能成长事,更不可能做成有影响的事业。当然在一个高智慧团队里,树立共同的信仰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树立起来,其动力也是极其强大的。我们有个口号“把不可能变成现实”,我们不是大公司,但是在专业类公司中是实力最强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实力引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文化管理重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管理。用价值观管理企业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我们的“笃诚” ,就要求团队成员必须虔诚地对待自己所做的事业,我们认为,只有忠诚于共同的事业,才能获得持续的成效和业界的尊重。职业化倾向太强的人是无法做好企业文化事业的,所以我们重用“事业经理人”。这样用人有点怪,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一些有资源、有关系但不能为客户提供好的文化产品的“职业经理”在同心动力很难生存。
价值观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奖励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我们的奖励有两个时机:一是有业绩立即回报,不等不找理由,比如我们一个咨询项目的某个阶段获得客户的称赞,我们就会立即进行奖励;二是每年都对企业文化事业忠诚并有贡献的员工进行重奖,重奖的额度超乎业界水平很大一截子,而且每年都是递增的。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信仰的只顾专营的人,同心动力的观点是立即清除,我们必须保证队伍的清纯。
我们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执行水平由客户来判断,比如我们的奖励的基本标准是客户满意程度,我们的团队成员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孙兵是我们的总经理,客户是我们的董事长”。
其实,企业文化的塑造有8个字都概括了:行你所信,信你所行。坚持做你坚信的,自己都不信,别人也不会相信,更不用说让别人去行了。同时要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对的,做的是对的,团队是优秀的。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塑造起来而停留在表面,或者只是一种愿望,就是因为不能做到“行你所信,信你所行”。
另外,在企业管理上,我们的主要优势还有:
专业的不断强化和延伸。作为一个肩负使命的专业咨询公司,必须全面掌握世界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新方向、新知识、新工具、新案例、新数据。同时又必须全面掌握世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典理论和工具,还必须结合中国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方法在中国进行整合和本土化实践应用,找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课堂上、书房里是出不了企业文化专家的。我们强调企业文化咨询的“图钉理论”。为什么很多企业文化讲起来好听,用起来难用?就是因为课堂上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
恪守咨询伦理,立场决定市场。同心动力有三不做:用文化做秀的项目不做;需要送礼的项目不做(我们认为企业文化项目一旦有行贿受贿的现象,一开始就给企业塑造了一个肮脏的灵魂);文化与企业管理不结合的项目不做。与同心动力合作的客户,都是对脾气的,大家几乎对文化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企业文化必须是管用的。其实在国际上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的,“有用仍是评估这些(文化观点)的重要指标……只有在功能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组织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助益与功用”(郑伯埙)。我们有个客户,坚持“文化不上墙,要入心,要入行为”,企业的墙上没有一句企业文化的标语、口号,也没有什么精神和理念,但是公司严格按照企业文化手册的具体要求去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可能没有别人抢市场抢得快,但我们做得很踏实。
企业文化咨询不同于其他管理咨询,有现成的模板,企业文化是个性管理认知,有共同的规律,但绝不会有共同的模板。所以在企业文化咨询中,不带框子、不带帽子、不带架子,是一个咨询师很重要的修养。一旦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解释偏差了、玄虚了,或者把一个庞杂的自以为是的文化体系硬塞给企业,就是对企业很大的伤害。有很多专家到企业里依仗自己的名气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其实已经在伤害企业的文化了。企业本身就存在文化,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这个根需要我们去明晰,去强化,但不能把根弄断了让我们去扦插一个新根的。这需要很详尽的调研,包括资料研读、行业分析、定性解读、定量建模,需要反复的锁定和反复的验证,科学的魅力就在它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当我们的报告提交后,每每看到客户频频的点头,我们就为找到了企业文化的根而感到欣慰。我们非常害怕,因为一旦定位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反对企业文化策划的原因也在于此:文化策划是对企业文化的不负责任的粗暴干涉。有人说企业文化咨询比战略咨询简单,那他一定不懂得企业文化了,也许他说的是企业文化策划,我们是反对企业文化策划的。企业文化咨询要求咨询师的水平比要求战略咨询师要高。
记者:同心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孙兵:同心动力的发展是比较谨慎的,公司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不是市场,不是资金,而是一些信仰缺失的高才生给公司带来的发展阻碍。还没有做几个项目就觉得可以去挣钱。有的只谈薪水不谈责任,做小资做白领,不想与人合作,不想成就在专业领域的管理精英,不想做有社会和历史责任的人。对待这样的“人才“,同心动力的原则是立即清退,尤其是一些频繁跳槽的人,我们是坚决不用。一些还声称能为我们带来项目的“有关系”、“有资源”的来自别的咨询公司的员工,我们不仅仅拒之门外,还要真诚地告知对方这样做的危害性。当然我们不想改变别人的价值取向。
记者:同心动力对人才的发展观是怎样的?
孙兵:我们的人才发展观是“精英之路”。中国没有管理学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管理学者缺少管理实践经验,更缺乏长期的完整的管理数据的积累。同心动力愿意通过咨询的实践,通过长期的数据和案例积累,为中国管理尤其是中国管理文化提供系统数据库支持,为团队成员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平台。我相信,同心动力一定会出现一批基于中国管理实际的管理专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使然---------成就精英管理人才。
对待人才,我们首先先看信念,信念坚定的人才我们才使用。而且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优秀的人才是不需要激励的。凡是优秀的人,都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者。我们有一个新成员,是北大的MBA,刚来公司没两个月,就主动买了将近1000元的书籍。用他的话说“到了同心动力才知道知识是怎么使用的,才知道要真正读什么书,真正学习什么。”
记者:同心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上是如何计划的?
孙兵:l同心动力的发展是稳健的,但我们的愿景始终是我们航行的灯塔,那就是“铸就并维持中国企业文化咨询的第一品牌”,应该说,“铸就”已经实现了,我们下一步考虑的是如何保持住。另一个方面,针对中国企业建设存在的可执行性差和执行差的主要问题,同心动力也将在明年采取一些具体举措。未来一段日子里,我们将加强与国际企业文化权威专家、企业文化专业机构的联系。
记者:自己在咨询生涯中最感兴趣的问题和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孙兵: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与团队一起创造奇迹。
最难忘的事情:在新疆,通汇集团的老总陈正国紧紧拉着自己的手,说了一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我爱同心动力,同心动力爱不爱我是同心动力的事情”,一个团队,还没有给企业做出点什么,客户就这样信任自己,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我们的项目做不好,我们真觉得丧良心,觉得无地自容。我给自己说也给同事说,项目一辈子也做不完,但一个项目可能使你心愧一辈子。我们的副总经理张海霞告诉我“咨询不到位,睡觉都不安生,总觉得自己愧对这样好的客户”。我们认为:糊弄客户、东拷贝西粘贴是对企业管理咨询的一种亵渎,是要遭天谴的。所以我们不仅仅在内部顽强地强调咨询伦理(咨询责任与道德规范),而且也在各个场合大声的疾呼。
在河北电力研究院,我们为中国的电力技术服务人才队伍的无怨无悔、舍身奉献的精神而深深感动,研究院也为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实战作风而受鼓舞,强行要求我们到附近旅游缓解一下。
感人的事情很多,前天(10月27日)我在“2004中国管理咨询峰会”上,仅仅讲了我们平常经常强调的“管理咨询伦理”,没想到15分钟的演讲竟然赢得5次热烈的掌声,中国咨询业的同行能够有这样的心灵共鸣,我非常感动。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你的话能引起共鸣。
说实在的,我们同心动力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客户存在,就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团队队友存在,也是有我们实实在在的良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