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苹果熟了,平房小院的苹果树上依稀掩蔽着羞涩的面孔。果树枝叶繁茂,树冠挤去了小院的大部。周末无事,清茶一杯树前一坐,细细品味成长收获的感觉。然而,一位不速之客的来访,打破了我惬意的心境。
他,儿时的伙伴,那时常带我们在场院里钻柴垛,捉迷藏,鬼点子特多。后来进城联系渐少。上次见面大约是五、六年前,他进城送承包果园的苹果,顺便给我捎了一箱红富士,那苹果又大又甜,吃了之后,就把籽种到院里。这几年一直没和他联系,听说他已不承包果园,而是建起了果品加工厂,产品销出了国门,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此次进城是到某校EMBA的函授点上课,顺便过来看看。在一番叙旧之后,已无话题可谈。其实在我心里隐藏着一个偏见:因听了太多乡镇民营企业无法无天,苛刻雇工的事情,对此类人并不感冒。心想:你们不过钻了政策空子,使用了廉价的劳动力罢了,你们懂什么叫管理。来学EMBA也不过是“猪鼻子插葱---装象而已”。片刻无言的尴尬后,我把话题转到了苹果树上。经过几年来自己施肥、浇水,它长的又高又大,可结出的果子,却又小又少。我问其原因。他回答说:培养果树,和做企业一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若象管理企业一样去管理果树就会大有收获。嗨,到给我上起课来了,我心中暗想。
“你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吗” ?
“当然知道,不就是关心人、尊重人吗!我天天给他浇水,还上肥料,可就是不长果”我回答说。
“不完全正确,你这是以你为本,想当然的认为你去尊重了关心了,其实你给它的,可能并不是它最需要的。”他说。
“那什么是以人为本”。我问。
“我告诉你怎么种果树吧!”他呷了一口茶说道。“种果树是为了结果子,做企业是为了出效益。结果子要靠果树,出效益要靠员工。你要让果树结果,就要了解它的习性,也就是需求。只有找准需求,因需而施,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回报。”
“快讲点实际的吧!”对他的理论我有点不耐烦了。
“果树成长到了结果期是最关键的。追肥,浇水,很有讲究。比如有芽前肥、花后肥、秋季肥;浇水有芽前水、花后水、果大水、压冬水。各有各的作用,早了迟了效果都不到最佳。如果雨水多,还要排水。你看你的果树就是雨水太多,引起枝条疯长,看似枝繁叶茂风风光光,实则消耗养分,到了开花坐果时营养就不够了,所以坐果少,结的果子小。”
“怪不得,只长枝不结果呢”。我感叹到。
“枝叶生长是它的自然需求,还需要管理引导,转化它。当它的肥水基本需求满足后,要剪枝,使树体养分集中供到盛果枝上去”
“长得这么旺的树枝,剪掉多可惜,再说每一条枝,都是树的一部分,剪谁呀”。
“又错了,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枝条都会开花,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寻找最具价值和价值观与企业一致的员工,是每位企业管理者的必然选择。”
“那怎么剪”。
“这很复杂,首先要确定哪些要去哪些要留,哪些要改造哪些要培育。告诉你一个剪枝口诀:轻剪、缓放、开角、扭梢、摘心戴帽、适当割剥。”
“真太复杂了”他一番话把我说晕了。
“是啊,任何事物都是千差万别。只有仔细了解它不同的需求,区别对待,适时采取措施,抑制其不良需求,引导正确需求,以其为本,它才会结出累累硕果。不象你的树空有一树枝叶。”
以后长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索:其实大多企业里,犯着大致相似的错误。一是管理者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发钱发东西,没有对员工需求作深入分析,导致高投入低回报。二是一谈 “以人为本”就不敢进行管理的变革,不敢以企业的价值标准进行取舍,形成企业管理创新的阻碍。“以人为本”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任何偏执一端都会造成管理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