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竞争的日益残酷,企业在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出的同时,在改进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拥有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手段。
在全球经济产业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技术的高度同质化,服务意识的无孔不入,不断提高质量对于企业、社会乃至个人已经极其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企业在其发展改进过程中不仅已经认识到促进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人们对于质量将有助于企业在日益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中取得竞争的胜利也有了重要的认识。面对产品质量低下造成重大后果的威胁,面对主导权向购买方的迅速转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对于成本、绩效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们更加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成为企业竞争的砝码、生存的标志,对于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也在不断升温。在这种背景下,诸如全面质量管理(TQC\TQM)、ISO9000、标杆学习(benchmarking)、六西格玛管理等已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流行管理方法。
本土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国际竞争,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又开始了———
但是,“外来的和尚”都会念经吗?“远方的客人”都能入乡随俗吗?我们的企业都需要“洋文凭”吗?这使人不禁想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要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纲领,对于引入洋管理方法也应该同样适用。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引入
任何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都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诞生并发展的,从其之所以被不同类型企业广泛应用认同而言,对引入该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企业的发展都会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内有所帮助,因此,在选择导入时不能盲目地追赶潮流,也应该考虑所要引入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是否符合我国现状,即国情。然后,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和改良,不仅仅是“借鉴为美”。
首先,以企业战略的名义,有前瞻性的企业在其发展到相应阶段,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在变革中谋求持续发展的管理之道,就如同六西格玛是20世纪80年代末摩托罗拉公司在与日本企业的竞争中逐步失去收音机、电视机市场之后,为了生存而提出的一种持续改善地实现最佳绩效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其次,看企业的竞争地位。如果你处在一个竞争不是很紧迫的行业,自身绩效管理,各项成本也控制在很理想的标准内,比如说:你是行业龙头,竞争者又与你差得很远,那么你可以不急于引用。但是,如果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差距不够大,一旦出现竞争对手跟进客户马上离你而去,你就应该考虑实施,以先人一步建立竞争优势。
第三,看企业规模和内部业务流程是否需要导入。有些管理方法和工具要求在一个相对持久的和规模化的团队中才能实施展开,那么选择时就要考虑自身的条件是不是适合。比如,六西格玛就是在大企业CEO们不断的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小企业无法全面实施六西格玛,但可以吸取精华,形成适合本企业特性的实施方案。在大企业的某些部门,也可以引入六西格玛。中国的很多全面实施六西格玛的企业就是从局部项目实施开始的。
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引入
纵观目前世界上热门的管理方法的缘起和所引用的企业,像摩托罗拉那样,始创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并持续地坚持自身应用,并不断改良和发展这一方法的企业并不多见,而其他企业大多都是在通过不同的培训渠道引入,或者沿用或者改良而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理论或体系。那么选择培训途径就尤为重要,有些咨询培训公司其实并没有多少成功经验,看到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TQC\TQM)等管理方法流行,就快速组织突破学习,请来一两个稍有点经验或名气的老师,于是就开始实施培训。经过一两年的时间培养出了一大批所谓的“专家”,而客户根本没有得到什么回报。而一旦实施不成功,企业和员工就会对管理方法本身失去信心,并对以后的实施投以怀疑的眼光。就像六西格玛的全套导入绝对不是培养几个“黑带”、“绿带”那么简单,它包括:全套的导入计划、战略分析、项目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成果评估和长期的推进步骤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训市场将竞争加剧,确有实力的企业大学、商学院、培训咨询公司将在竞争中取胜并进入平稳发展、理性竞争阶段,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例如有20多年历史的摩托罗拉大学被公认为全球性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它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为其内部员工以及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一系列具有实战操作性的企业培训及咨询项目,其中包括由摩托罗拉公司原创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培训和咨询。
引入之后该如何加以应用和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模式”、“样板工程”、“××现象”的字样,也经常看到报道诸如各种模式被克隆到另外一个场景后就“药不对症”,或水土不服,原因不外乎就是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边学习边改进边创造,一些企业有时候就是在走形式,借助外来光环照亮自己,或者跟风似的采用“猛药医大病”的做法,不能说这些企业没有发展潜力,推进方法问题是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一些引入世界上较为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客户名单上看,都是一些大型企业,因为困扰这些企业的重要问题是执行能力问题。解决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铺平了企业前进的道路。
每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都有其产生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在被应用到另外的领域和环境时应用者就要根据面临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进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属于自己企业的一种方法、理论甚至文化,就像吃馒头的目的是为了产生热量一样,这一点像海尔、联想等国内一些企业就做得很好,值得更多企业学习而不是单纯模仿。
其实,企业在选择引进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挑战,一种超越,一种改进了,那么,只要把这种动力持续下去,就会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企业的有自身特色管理之路!面对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残酷的国际竞争,我们的企业你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