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相信看过《天下无贼》的人,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一定对葛尤这句话印象颇深。在企业管理中,一方面管理在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制度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这样现象让管理者越来越头疼:制度形同虚设,总有人游走在制度的边缘,让你没有办法。于是,有的企业索性把许多外企的制度规范照搬过来,但最后的结果,只是助长了官僚风气,反而降低了管理效率。凡此种种现象,让许多人在怀疑:管理是科学吗?也让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面临尴尬:管理逐步科学化,但管理成本在节节攀升,管理效率逐年下降。
企业的管理到底怎么了?翻开任何一本管理书籍,都有这样的论述:管理是科学,管理也是艺术。在企业的管理中,科学体现在企业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表现为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一面;艺术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中,体现在企业的文化中,是柔性的一面。只有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的结合,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如同人的双手,缺一不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永远是看不见的手,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作用,才会使制度得到落实,使管理不再尴尬。这也正是葛尤感慨的原因,也是企业管理者迷惑的根本,因为他们都没有抓住文化管理这只手。
清楚了企业管理的两个方面,制度管理无需赘述,关键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使文化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管理者似乎知道企业文化重要,但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忙起来就不再要。因此,企业文化成了束之高阁的奢侈品。所以,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使文化管理真正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文体活动,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概念。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关注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转变观念,改变人们行为,进而产生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改变,观念变了,行为自然发生变化,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基于这样的思路,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提炼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第二步:企业核心理念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观念
第三步:思想观念转化为员工行为
第四步:员工行为固化为习惯
1、提炼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有两种东西不能忽视:一是其历史渊源,过去经验的积累;二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即企业的发展战略。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能忽视这两个方面,首先,总结企业在过去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这些经验在思想层面的体现,提炼成为文化理念的组成部分;其次,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未来要发展,需要提倡的理念有哪些。这两方面结合,可以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
2、企业核心理念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观念
企业的文化理念,只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并成为员工自己的观念,文化才能生根,否则,文化永远是口号。让文化理念变成员工的思想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方式方法很多。有几点必须要做好:第一:管理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企业文化;第二:要营造全体员工参与的氛围,让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步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第三:要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可要可不要。
3、思想观念转化为员工行为
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员工的观念,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员工的行为转化。通过对行为的关注,分析员工是否遵循企业文化理念所倡导的方式做事。因此,要注意文化与制度的紧密结合,因为在员工行为转化过程中,文化是内力,制度是外力。要让内力发挥作用,同时辅之以制度、规范的约束,促进员工行为的转化。
4、员工行为固化为习惯
行为的转变,要不断的强化,成为习惯,文化就融合到日常行为中,真正在企业中扎根,在员工中生存。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有文化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做保障。通过绩效的引导,发现行为中需要提升的地方,找到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久而久之,员工个人习惯成为组织特有的文化特征。
从逻辑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称之为“四步曲”。但要认识到,这四步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重叠,会有相互的交融。但无论处在什么阶段,要记住: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文化的魅力在此,企业文化,会让管理不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