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的同时,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同步建设和提升。种种顾此失彼的逻辑和过程谬误,导致了战略规划要么收效甚微要么中途夭折甚至最终的流产。因此,端正和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和分量是必须引起多数企业密切关注的主题。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的基石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命力的基本点,是企业理念客观存在的必然。只要是企业,不管它是什么类型,都摆脱不了围绕争取最终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范畴。企业思想是企业文化的主线,企业的战略规划受企业思想的制约,因而,企业战略的研究、规划与实施必须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并重。
我们知道:企业的主要基本元素之一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集合的关键因素;生产力集合,是建立在以个体单元文化为基础的个人素质支撑点上的整体集合,这个整体集合形成了企业最初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的整合和提高,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本质提高,也因此使企业文化具有了根本上的理念取向和整体上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以具有企业最终价值导向并依此为主导理念而对不同层次个体文化形成的基本素质集合的客观整合,从而,凝聚成企业的基本战斗力,而这种战斗能力是企业赖以有效存活的根本。忽略了这一点,就忽略了企业的根本。
在企业文化体系中,不管你是文化传播、组织文化、管理文化拟或是其它什么文化,都摆脱不了必然围绕最终争取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基本点——核心价值观。所以,企业思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是用于支撑和调节企业价值链并始终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观有机体;企业战略——只能是企业为达成其最终价值取向并以人为方式进行的客观的刻意技术谋划。
二、企业文化的塑造、整合和提升是为了满足企业不同生存阶段的不同需求,并始终围绕其最终力争达成的企业价值目标。
企业文化与个体单元,以及与组成企业生产力的个体单元素质与个体单元素质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及自身条件的阶段与不同阶段间的变化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
1、组成企业生产力的个体单元之间的素质差异,是由组成企业生产力的一个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个体单元组成,而这些个体单元又因其客观和主观因素差异的存在,使其在素质程度上的参次不齐,以至由此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差异。
2、因为企业文化是用于服务于企业并具有鲜明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刻意行为理念,因而,与被动形成的个体单元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原则区别,显然,后者的客观形成和能动因素并不比前者简单。所以,企业价值观与个体单元价值观因其诸多内外促成因素的不同使其理念存在显著的差异理所当然。
3、企业理念随环境、时间、规模、进展阶段的不同而对其要求有所不同。
所以,要符合和满足企业为达成其最终目的的需求,就必须缩小或消除上述差异:
1、为了企业的最终价值取向的达成所建立的企业理念支撑体系,首先是为了减小和拉进个体单元价值与企业最终价值取向之间的差距,使其尽可能的接近企业的宏观整体一致性和能动性,以符合并满足企业的生存与宏观战略发展的需求。
2、对组成企业生产力的个体单元间进行间接或直接的素质提升和整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符合和满足企业的竞争战略需求。
3、对企业文化的自身和与周边先进文化的不断整合与创新,是为了适应和满足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三、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必须注意基于企业的现实
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战略拟或是企业一般性谋划,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的培训更是如此。宏观理论的技术失误与理解的差距,追名逐利、好大喜功、不切实际和急于求成的行为动机,这就是很多企业虽经过培训但没起什么大作用的根本原因。只要是企业,不管是何种类型,自从其企业开张就必然存在价值取向和经营谋划,成功与否的区别在于其对时序、大小、理念、层次和方式等多方面的不理解、不明晰造成非常严重的决策失误和行为偏离,最终导致企业走入颓败。所以,企业的决策者和主要管理者必须首先加强学习,扭转主观逻辑错误。
关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并不是任何规模的企业均能适用或死搬硬套的;而战略思想和战略方式方法的应用,却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和约束,是任何规模和条件下的企业均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加以灵活运用和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
所以,认真学习和掌握战略思想和战略运用技巧,一头从企业的主观上抓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提升,促使企业整体文化素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另一头从企业的客观上抓好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以主观的机动敦促客观的能动,使其有机的协调和配合,是企业的主要决策者、管理者和核心管理层必须抓紧抓好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