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日期:2007-11-05     浏览:165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住处化社会的来临,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住处新知识和具有创造性

  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住处化社会的来临,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住处新知识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会在21世纪世界经济赛局中稳操胜券。为此,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还被亚太经全组织列为各成员国的重要合作领域。

  我国正在经历着历史性转折,我们的企业能否适应急剧变化的新形势,顺利地完成体制转换,取得改革的成功,在21世纪世界竞争中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大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胡锦涛

  同志在中宣部人事部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给新时期人才作用的定位是:"培养数以千万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

  企业文化理论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主义管理思想。它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导环节。

  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扬人体管理的旗帜,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世界现代化进程新特点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趋势

  时代变了,决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时期,对社会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两个因素,即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经济需要已经出现。"他所讲的新的价值观,即指人本主义价值观。他认为,在关键的战略资源转变为信息、知识的信息社会的今天,"公司可以开发的有价值的新资源是人力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再造过程中,企业战略资源从工业社会的金融资本转向信息社会的人力资本。公司再造的根本任务在于重新认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重新建立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源是人不是物,这个动力机制就是以人为本,全力开发人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充分说明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可分性。这种趋势要求现代经济必须注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必须充分认识人的文化主体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开发人力资源的实践中,把握理论自觉性

  高科技的发展,那种在工业条件下忽视人的文化特征,蔑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已成为阻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不利因素。

  企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人的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现代西方理性主义强调理性因素,定量化科学化,吸收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使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进一步科学化,成本核算、利润计算和各类资产评估更加规范化,但它忽视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分析这种理论时认为,看不清主流和本质,成天忙于技巧、方法和方案之类的管理者,忘掉了人,将职工看作纯粹理性人,把他们等同于其它生产力要素,无视他们的主体地位。采用纯理性主义管理方式,是导致美国企业职工积极性降低、企业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

  美国和日本企业对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认识不同,管理的行为和效果也就大相径庭。日本企业管理者将职工视为合作者,美国企业管理者把职工视为"对手",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

  第二,重新认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根本方式,重新理解联系公司和员工的根本纽带。西方企业传统的观念认为,管理、控制企业的方式,联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关系的纽带是资本。而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人的结合体,因此[它是通过人的纽带而不一定是以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成功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一套大力强调人的作用的哲学"。惠普管理者认为,工作可以依靠命令,而靠命令使每个职工在工作中都能表现出色,是不可能的。因为"出色意味着创新,只有真诚地以干好工作为己任,才会有出色的表现。这就是软(信任、关心人)即是硬(得到利润)的道理。"瑞典的马克斯?斯潘塞公司总裁马库斯?西夫在一次总经理会议上公开宣称:"今天让我读者讲讲工业关系,我做不到。我只懂得人际关系,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工业。"在他看来工业关系的实质是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处理的水平,意味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决定着企业发达进步的幅度。中国一些经营成功的企业家对人本管理哲学的运用,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在1990年前亏损4000万元,40%职工下岗待业。李元征任总经理后,认为企业亏损、涣散的根本在于人心涣散。他认为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于是,他请回了下岗待业的职工共商企业振兴大计。全体职工群情振奋,献计献策,励精图治,五年后,他们不但扭转了亏损局面,赢利额直线上升,而且使雪莲羊绒衫打出名牌,畅销国内外。

  第三,建立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融洽的科学的上下级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他批评美国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在工人及下级管理人员面前所显示的强烈的等级观念。这种不合时宜的等级观念促使美国"企业老板不信任职工,职工不信任老板,政府不信任企业,企业不信任政府"。在家庭中夫妻间互不信任,到头来,美国能信赖的只有律师了。惠普公司的总经理比尔认为:"我们公司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他"希望使公司建立在一支稳定而有献身精神的劳动力的基础上。"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极力赞扬圣地亚哥一个公司经理的主张,即"本公司的未来是要通过人人成为资本家的办法消灭工人、经理和企业之间

  的差别",目的是建立牢固的共同体。

  第四,选择效益原则和人性原则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准确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欧美企业在二战后的几十年理性主义管理中,陷入了效率与人性的两面三刀难羁绊之中。日本创造了二者较好统一的企业组织,形成了强烈的组织归属和团队意识,也是社会统一、国势繁荣的巨大源泉。日美企业不同组织形式的形成,其根本在于文化认识的区别。松本厚治的观点代表了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主要思想:"现代是组织的时代,也是大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基本课题是,既要保证组织的效率性,又要使在组织中工作的许多普通人能够找到生活的意义。"从时代的高度观照企业组织应该负起的人道责任和社会责任,从产生效率深虑到人类发展方面的终极关怀,这不能不说日本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经营文化、管理哲学和企业战略比欧美国家高明得多。欧美企业组织上模式,导源于他们理性主义文化观念,他们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广泛推行劳动细分化和金字塔式阶层的组织化,这种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劳动过程的非人性化,工人像机器一样受到使用和管理,人性和人的自由受到压抑,必然导致活力削弱、竞争力丧失。

  第五,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一切财富中,人是第一位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自觉性。十多年前,人们曾经简单地认为造成国家贫富的原因,全在于资金的丰富与否。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和国势强盛的重要性。优秀公司管理哲学的共同特征是把普通职工看作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根本源泉,而不是把资本支出租自动化人微言轻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加强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但是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如果忽略了人力资源和人才群体对科技知识的主导作用,就无异于南辕北辙。

  第六,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职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别让原则窒息活力,应是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要想制定出优秀的企业制度,首先要有正确的人性假设和科学的制度文化观念。制定制度是为促进人们在制度的约束下迅速成才,这个制度要能鼓励多数人的积极性。劳伦斯?米勒指出:"美国管理方式的许多做法都建立在假设工人总是犯错误这一基础之上。这一假设使我们付出了昂贵代价,它妨碍我们充分地利用工人的智慧、能力和挖掘他们的潜力。"

  即使是积极的体制和制度,也不是维系企业组织的惟一手段。最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培养共有的文化,同时建立为实践这一文化的上下级关系。不论一位老板多么聪明能干,如果不能同职工同心协力一起干,而是手持权力与制度的魔杖,与工人对着干,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