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韧性”,指的就是一种根据环境变化,能够灵活适应或者及时调整的能力。韧性好,就更富有弹性。
“高韧性企业”,是指一家企业不仅能够长期生存,而且还要具备跨越多个经济发展周期、历经时间考验的综合能力。
“韧性”是与“脆性”相对而言的,当一个企业拥有的“组织韧性”越强,越有助于企业快速从危机中复原并获得持续增长。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 “越脆弱”,就会导致其在危机中越陷越深,最终被危机吞噬。
企业的韧性,是指在遭受突然灾害冲击或在某种持续的慢性压力下,企业生存、适应和恢复发展的能力,是一种根据环境灵活适应或者及时调整的能力,韧性越好,就更富有弹性。
“高韧性企业”普遍具备“战略适应力”和“组织反脆弱”两大特征,同时对应三种能力: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考虑这三种能力的不断迭代升级。
企业如何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地打造自身的“韧性”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高韧性企业要建立敏锐识别危机的文化。贯穿于日本民族中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推动日本企业的管理提升从而获得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在日本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人们往往对于不利的环境很敏感,能及时地采取积极对策,同时善于“反省”自己,能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持续改善。
全世界都在学习的丰田精益管理,正是根植于这样的民族文化。正是一丝不苟的严格规程给丰田带来了灵活性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对丰田生产体系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推行精益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韧性,建立由市场和一线来拉动企业的高韧性组织,鼓励由内生力量产生的创新变异打破现有系统的平衡,极致性地传导公司的文化和信念。
在进行任何改进之前,丰田都会采用一个解决问题的严格流程:对事态现状进行详细评估,并且制订改进计划,该计划就是对拟定的变革进行实验和验证。
高韧性企业要将灵活性和高适应性植入企业DNA。
高韧性企业一般都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 有高品质的产品,有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二,有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
第三,有应对极限场景的资金储备。
当经济开始衰退时,最能区分韧性企业的因素是利润,而非收入。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企业必须习惯并接受“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僵化的规则无法帮助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学习和不断适应变化得出的。
高韧性企业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接纳也欢迎多元化的观点,保持开放、可通的态度,提高在复杂的环境中观察不同模式的能力,从而能在多元化乃至冲突的观点中形成全面、综合的判断。
企业核心人员要跳出思维定式,转换视角,敢于推翻现有的观点,探索差异化的路径,并将这些新颖的观点付诸实践、积极尝试、做好变革管理。
高韧性企业应以长远的核心利益为重,关注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变革,需要具备整体和长远的意识,从整体、多维度以及更宏大的视角思考问题,看全局、重长远。特别是从上至下推行精益管理,打造“学习型”韧性员工队伍,坚持“利他”,为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