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年伊始,打开朋友圈各种总结、规划、清单扑面而来,我们也是时候坐下来想一想在工作或职业方面的规划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职业探索的利器——职业锚测评,识别真实的自我,然后为自己量身定制真正属于自己的规划,可以让我们执行起来更轻松也更易获得想要的成果。
职业锚:才能、价值观和动力的整合体,指向员工对职业的定位
“职业锚”(Career anchors)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它是一个较为复合的概念,是员工在追求职业的过程中自我感知到的才能(talents and abilities)、基本的价值观(values)和动力(motives and needs)的整合体,体现了“真实的自我”(Edgar H. Schein, 1990)。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锚,才能做出更符合真实自我的职业决策。
小发现:大部分员工职业定位相对清晰,技术职能型和管理型人群比例高
近期,为了进一步提升测评的精确度,对职业锚的算法进行了升级,有效降低了“不清晰型”人群的占比,增强了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读性。升级后,抽取北森数据库48734名企业员工的测评结果显示,大家的职业定位相对清晰。从下图可以看出,41%的人群显著倾向于某一个职业锚类型,57%的人对两种职业锚类型都有较高的倾向,只有2%的人群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职业锚类型偏好。
就18257名对职业定位最清晰的“主型”员工来说,技术职能型和管理型人群占比最多,而生活型和自主独立型人群占比较低。这样的结果比较符合企业人才的现状,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它未必与员工内心的需求完全一致,而是他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在职业方面做出的选择。
小发现:不同岗位的员工在职业锚各类型上的得分有差异
某IT公司内部员工职业锚测评发现,不同职类的员工在职业锚类型偏好上有差异。服务类岗位的员工(41人)在安全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上得分相对较高,他们比研发人员追求稳定、生活工作平衡和帮助他人的倾向更强一些;而研发类岗位的员工(35人)在技术职能型、挑战型、创造创业型上的得分更高,研发类岗位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提升专业能力、克服重重障碍和创新的需求。
总之,职业锚测评作为职业管理中自我认知的第一步,是我们更加理性地进行职业选择、职业转变等决策的基础。明确了真实的自我,在做出选择时才能促成职业对于我们真正价值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