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伴随冲突、评价创造奇迹
(代前言)
每个人都有“最想的事情”、“最怕的事情”和“最习惯的事情”,但似乎没有多少人认真想过到底哪些事情是自己的最想、最怕和习惯?
在大多数人的“最想”中,或“最想”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挣更多的钱”、“遇事能提前获得通知好让自己别有太大的压力”、“得更多的认同甚至是赞许” 、“晋升得再快一些”……是不是比较普遍?
在大多数人的“最怕”中,或“最怕”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直面冲突,特别是和领导的冲突”、“进入陌生领域迎接挑战”、“被否定,特别是自己的动机被曾经信任的人误解和否定”、“困局中得不到帮助或失败后得不到谅解”……是不是比较常见?
在大多数人的“习惯”中,或“习惯”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出了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害怕承担责任”、“将不多的经验用于PK”、“尝试未成功后快速放弃”……是不是会被经常提及?
对于上述的“大多数人的最想、最怕和习惯的事情”,人们会怎样应对呢?大多数人的应对方式能不能为当事人带来期望中的利益呢?如果认真思考,相信应该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比如,人们用什么应对“最想”呢,恐怕是许多“无奈”和“不得不”:忍受领导的批评而不是从积极的视角理解批评的价值;加班而不是持续改善方法;自己吞下委屈而不是调整心态;不断强迫自己而不是寻求更多的帮助;说更多别人想听的而不是自己想说的……
再如,人们用什么应对“最怕”呢,恐怕是许多“抱怨”甚至是“消沉”:凭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吗,其他人不是和自己差不多吗;不论谁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和自己一样,甚至用“算自己倒霉吧”让自己快速忘记;用“下次遇到同类的事情,趁早躲远些”让自己消沉下去……
最后,人们用什么应对“习惯”呢,恐怕是许多“拖延”、“放弃”或者“不再相信”:不是没要求啥时候做完嘛,着什么急;我反正努力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自己只要好说话别人就会把责任都推给自己;领导只要结果,中间出的问题才没人帮自己呢……
相信上述3种应对都难以为当事人带来快乐!
因此,就有了本书出现的理由……
打破上述3类应对方式,帮助人们找到快乐的做事方式:关注动机,享受过程,收获成果!
不论是按照“最想”的方式做事,还是按照“最怕”的方式做事,或按照“习惯”的方式做事,大多数人都缺乏快乐的感觉,甚至或多或少有事与愿违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如果能够被解决,相信人们看待智慧的视角和问题的视角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而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弄清楚“啥叫做事”,以及“啥叫努力做成事”。
首先看一看到底啥叫“做事”吧。
做事的时候,常会遇到几种典型情况:1)从来没做过,甚至没听说过;2)听说过甚至看见别人做过,但自己没做过;3)做过但未做成过;4)有做成的时候也有做失败的时候;5)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了;6)已经可以在多变的情况下和任何人配合做好同类事情……
事的特点是:只有在第5种情况下才有能力准确说出事情的特点、规律……请注意,只要不进入第6种情况,仍难以说清楚全部的特点和规律。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有太多不可知的未来,只希望自己在第5种情况下工作和生活,是很不现实的……或者至少是自我设限,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的。
做的含义是首先是行动,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说清楚某件事情,某类事情全部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行动遭遇意外和失败就非常正常。
按照上述的方向继续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做的含义是首先应该是“允许不怎么成功的行动”,应该是“在不怎么成功的基础上,努力用不同的方式继续进行尝试的努力”
接下来再看一看啥叫“努力做成事”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对事情的规律、本质认识不清,所以做事的“做”需要持续,持续的尝试和持续的思考,也就是“努力”的含义。
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就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完成,就需要和其他人配合……就要允许其他人的做事方式和自己有差异,甚至就要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努力做成事”至少需要强调3个关键词:持续、差异、包容。
做事追求的是“做成事”,而且背景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完成”,就必须弄清楚“谁在决定做事的结果”这个问题。就需要讲明白“每个人取得的成果,都是他人决定的结果”的道理。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取得成就的直接原因,其实中间差了一个“其他参与者”的环节:不是“努力,直接获得成果”,而是“努力,通过改变他人的决定,之后获得成果”。
比如做生意,不是“自己的努力=收入和利润”,而是“自己的努力=让消费者决定购买自己的商品,而不是旁边摊位上的商品,之后获得收入和利润”。
这就好比老奶奶在胡同口卖饮料,要想得到自己期望的增加收入的结果,就需要为他人的决定多做一些:多几句问候以增加亲近感;冰镇以使口感变好;擦干净瓶子以使人放心;弄个遮阳伞或招牌以更容易被发现……
请相信,大多数人都更希望在“很有把握”的领域中做事情,而不愿意在“可能丢人”的范围中去尝试和努力。因此,大多数人都需要用“事与愿违”作为一种反思的信号。
在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可以看一看自己:哪些地方没有照顾到他人,没有为他人做出自己期待中的决定多做些努力,或者还可以把哪些努力做得更好。也就是,把“事与愿违”看作某种反思的信号,会让当事人获得巨大的帮助。
因为,反思中的当事人会表现出包容、温暖……同时还可能拿出新的,至少看上去值得再试一次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愿意并有能力反思的人,将越来越成为人群中的领导者,做事过程中的管理者”的原因。
有了反思的意识,就需要认真选择反思的内容:努力摆脱情绪的干扰,避免用不完整的现象代替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也就是要区分现象、情绪、问题。
要真正完成反思或者说思考的过程,并不容易,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基于“不论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事出有因”的事实,可以把评价事作为思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掌握规律和本质,就能事半功倍地做事,但掌握规律和本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将事情分类就成为更快掌握规律和本质的捷径。比如,哪些问题重复出现?哪些要求领导反复强调……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更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论这一次做好了还是做坏了,生活和工作都还将继续下去,这就意味着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可以被看作下一次努力的准备、条件、背景……
因此,通过不断分类,不断细化分类,从而能够看到下一次的人,能够预见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人,在处理这一次的问题、冲突时就会表现出灵活、巧妙……
既然做成事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那么在相互配合中就需要彼此了解,甚至是努力做到彼此包容和信任。鉴于此,评价人当然应该成为思考的又一个重点内容。
人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经历和性格,因此在看问题的视角,做事的方式,对利益的认知……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产生分歧甚至是矛盾都非常正常。
遇到困难和不顺心,有些情绪化的表述,有些习惯了的说法不太容易被接受甚至引起其他人的不愉快的感觉,也在所难免。
评价人意味着帮助:不仅仅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更要关注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不仅仅说当事人自己,更要关注与其他人的互动;不仅仅分析困难,更要积极寻找机会……总之,评价要让人感受温暖。
迄今为止,自己和哪些人,做过或做成过哪些事情……此时此刻,自己和什么人,在做怎样的事情……接下来,自己会和什么样的人,继续尝试做哪些事?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做事中,自己的目的和方法有了哪些变化,需要有哪些调整……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建立背景,必须评价格局。
背景变了,一切的标准和规律也必然随之变化。能不能、愿不愿“在大背景下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是一个人能否持续进步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解读环境和趋势对各种各样参与者的影响,不断摸索其中的逻辑,进而改变甚至创造出某种环境和趋势,持续实施对参与者的影响……这样人还会有不敢挑战的领域吗,还会有事与愿违的尴尬吗?
通过展示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借助“评事评人评格局”获得神奇的改变,本书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减少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让努力更加富有成效,让努力的过程更加充满快乐。
关注动机,享受过程,收获成果!
在大多数人的“最想”中,或“最想”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挣更多的钱”、“遇事能提前获得通知好让自己别有太大的压力”、“得更多的认同甚至是赞许” 、“晋升得再快一些”……是不是比较普遍?
在大多数人的“最怕”中,或“最怕”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直面冲突,特别是和领导的冲突”、“进入陌生领域迎接挑战”、“被否定,特别是自己的动机被曾经信任的人误解和否定”、“困局中得不到帮助或失败后得不到谅解”……是不是比较常见?
在大多数人的“习惯”中,或“习惯”的部分内容中,不知道“出了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害怕承担责任”、“将不多的经验用于PK”、“尝试未成功后快速放弃”……是不是会被经常提及?
对于上述的“大多数人的最想、最怕和习惯的事情”,人们会怎样应对呢?大多数人的应对方式能不能为当事人带来期望中的利益呢?如果认真思考,相信应该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比如,人们用什么应对“最想”呢,恐怕是许多“无奈”和“不得不”:忍受领导的批评而不是从积极的视角理解批评的价值;加班而不是持续改善方法;自己吞下委屈而不是调整心态;不断强迫自己而不是寻求更多的帮助;说更多别人想听的而不是自己想说的……
再如,人们用什么应对“最怕”呢,恐怕是许多“抱怨”甚至是“消沉”:凭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吗,其他人不是和自己差不多吗;不论谁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和自己一样,甚至用“算自己倒霉吧”让自己快速忘记;用“下次遇到同类的事情,趁早躲远些”让自己消沉下去……
最后,人们用什么应对“习惯”呢,恐怕是许多“拖延”、“放弃”或者“不再相信”:不是没要求啥时候做完嘛,着什么急;我反正努力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自己只要好说话别人就会把责任都推给自己;领导只要结果,中间出的问题才没人帮自己呢……
相信上述3种应对都难以为当事人带来快乐!
因此,就有了本书出现的理由……
打破上述3类应对方式,帮助人们找到快乐的做事方式:关注动机,享受过程,收获成果!
用一种很可能被称为“自然而然”的方式,其实是没怎么经过思考的方式去应对人们“最想”、“最怕”和“最习惯”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事与愿违的感觉,但事实真的是“事与愿违”吗?
不论是按照“最想”的方式做事,还是按照“最怕”的方式做事,或按照“习惯”的方式做事,大多数人都缺乏快乐的感觉,甚至或多或少有事与愿违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如果能够被解决,相信人们看待智慧的视角和问题的视角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而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弄清楚“啥叫做事”,以及“啥叫努力做成事”。
首先看一看到底啥叫“做事”吧。
做事的时候,常会遇到几种典型情况:1)从来没做过,甚至没听说过;2)听说过甚至看见别人做过,但自己没做过;3)做过但未做成过;4)有做成的时候也有做失败的时候;5)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了;6)已经可以在多变的情况下和任何人配合做好同类事情……
事的特点是:只有在第5种情况下才有能力准确说出事情的特点、规律……请注意,只要不进入第6种情况,仍难以说清楚全部的特点和规律。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有太多不可知的未来,只希望自己在第5种情况下工作和生活,是很不现实的……或者至少是自我设限,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的。
做的含义是首先是行动,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说清楚某件事情,某类事情全部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行动遭遇意外和失败就非常正常。
按照上述的方向继续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做的含义是首先应该是“允许不怎么成功的行动”,应该是“在不怎么成功的基础上,努力用不同的方式继续进行尝试的努力”
接下来再看一看啥叫“努力做成事”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对事情的规律、本质认识不清,所以做事的“做”需要持续,持续的尝试和持续的思考,也就是“努力”的含义。
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就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完成,就需要和其他人配合……就要允许其他人的做事方式和自己有差异,甚至就要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努力做成事”至少需要强调3个关键词:持续、差异、包容。
做事追求的是“做成事”,而且背景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完成”,就必须弄清楚“谁在决定做事的结果”这个问题。就需要讲明白“每个人取得的成果,都是他人决定的结果”的道理。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取得成就的直接原因,其实中间差了一个“其他参与者”的环节:不是“努力,直接获得成果”,而是“努力,通过改变他人的决定,之后获得成果”。
比如做生意,不是“自己的努力=收入和利润”,而是“自己的努力=让消费者决定购买自己的商品,而不是旁边摊位上的商品,之后获得收入和利润”。
这就好比老奶奶在胡同口卖饮料,要想得到自己期望的增加收入的结果,就需要为他人的决定多做一些:多几句问候以增加亲近感;冰镇以使口感变好;擦干净瓶子以使人放心;弄个遮阳伞或招牌以更容易被发现……
请相信,大多数人都更希望在“很有把握”的领域中做事情,而不愿意在“可能丢人”的范围中去尝试和努力。因此,大多数人都需要用“事与愿违”作为一种反思的信号。
在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可以看一看自己:哪些地方没有照顾到他人,没有为他人做出自己期待中的决定多做些努力,或者还可以把哪些努力做得更好。也就是,把“事与愿违”看作某种反思的信号,会让当事人获得巨大的帮助。
因为,反思中的当事人会表现出包容、温暖……同时还可能拿出新的,至少看上去值得再试一次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愿意并有能力反思的人,将越来越成为人群中的领导者,做事过程中的管理者”的原因。
有了反思的意识,就需要认真选择反思的内容:努力摆脱情绪的干扰,避免用不完整的现象代替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也就是要区分现象、情绪、问题。
■ 要弄清楚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哪一部分属于期待中的哪一部分属于意外,对于参与者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
■ 要弄清楚其他人说的和他们的立场之间到底是啥关系:属于富有逻辑的阐述还是片段式的描述?偏向于直言不讳还是情绪宣泄……
■ 要梳理不同的逻辑:是在说他自己还是包含着所有参与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概括还是服务于未来的展望和预测?是积极寻找怎么办的机会还是分析为什么没有成功的问题所在……
要真正完成反思或者说思考的过程,并不容易,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基于“不论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事出有因”的事实,可以把评价事作为思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掌握规律和本质,就能事半功倍地做事,但掌握规律和本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将事情分类就成为更快掌握规律和本质的捷径。比如,哪些问题重复出现?哪些要求领导反复强调……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更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论这一次做好了还是做坏了,生活和工作都还将继续下去,这就意味着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可以被看作下一次努力的准备、条件、背景……
因此,通过不断分类,不断细化分类,从而能够看到下一次的人,能够预见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人,在处理这一次的问题、冲突时就会表现出灵活、巧妙……
既然做成事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努力,那么在相互配合中就需要彼此了解,甚至是努力做到彼此包容和信任。鉴于此,评价人当然应该成为思考的又一个重点内容。
人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经历和性格,因此在看问题的视角,做事的方式,对利益的认知……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产生分歧甚至是矛盾都非常正常。
遇到困难和不顺心,有些情绪化的表述,有些习惯了的说法不太容易被接受甚至引起其他人的不愉快的感觉,也在所难免。
评价人意味着帮助:不仅仅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更要关注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不仅仅说当事人自己,更要关注与其他人的互动;不仅仅分析困难,更要积极寻找机会……总之,评价要让人感受温暖。
迄今为止,自己和哪些人,做过或做成过哪些事情……此时此刻,自己和什么人,在做怎样的事情……接下来,自己会和什么样的人,继续尝试做哪些事?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做事中,自己的目的和方法有了哪些变化,需要有哪些调整……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建立背景,必须评价格局。
背景变了,一切的标准和规律也必然随之变化。能不能、愿不愿“在大背景下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是一个人能否持续进步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解读环境和趋势对各种各样参与者的影响,不断摸索其中的逻辑,进而改变甚至创造出某种环境和趋势,持续实施对参与者的影响……这样人还会有不敢挑战的领域吗,还会有事与愿违的尴尬吗?
通过展示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借助“评事评人评格局”获得神奇的改变,本书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减少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让努力更加富有成效,让努力的过程更加充满快乐。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本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吧……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享受进入这样的状态:
关注动机,享受过程,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