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的IT频道主编潘越飞同志26日早上和我说,打14年1月1日,他这里就取消稿费了。这事我以前在《专栏作者之死》一文里提过,文中提到的某门户科技频道就是搜狐。小潘潘这次算是一个正式的宣布吧。
几个门户的科技频道,我间或也会给腾讯、网易写点东西,依稀记得它们貌似是有稿费的(新浪没写过,不知道),搜狐这次也许是开了个先例,其余各家会不会跟上,不好说。不过,所谓“取消稿费”还是有其原因的,这个原因不仅仅在于节省开支,更在于想深度卷入作者。
稿费这件事,使得写作者和刊发者之间,就是一个“一次性交易”:我给文章,你给我钱。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写作者收到一笔利益后,这件事基本上到此为止,写作者需要盘算下一笔利益。写作者对此文的传播效果不负责任,那是媒体的事。如果效果不好,媒体最多就是下回不再找ta写,但这次的稿酬,还是得奉上。
搜狐IT是不是就真得不再支付稿酬了呢?倒也不尽然。小潘潘同志最新的那篇东西其实是个标题党,搜狐还是有稿费的。说明如下:
1.0版新规则:
最勤奋自媒体作者3名
评选标准:发布优质稿件数量
第一名:5000
第二名:3000
第三名:1000
最具影响力自媒体文章3篇
评选标准:社交媒体转载量+媒体曝光量+行业关注度
第一名:5000
第二名:3000
第三名:1000
最佳新秀1名
评选标准:按照数量与质量的标准,从每月新入驻的自媒体中挑选
奖励:3000
总共加起来一共七个人次可以获得稿酬(每个月),我算了算,小潘潘同志一共要掏出21000元(估计税费要作者自理,故而作者到手不是5000、3000的整数。我这里就算是作者拿到5000、3000的整数吧)。21000元放在过去能拿到多少文章呢?按照门户科技圈一般通行的稿费标准500元计算(我暂且忽略税费),一个月可以拿到42篇原创首发文章,平均一个工作日大概2篇左右。出入不算太大。故而小潘潘新稿酬制度,不能说他是省钱。(注:原来设计标准里还有个小礼包,礼包是指搜狐的一些小礼品,老实讲,不算值钱玩意儿,如果搜狐用顺丰邮包,大概礼品比邮费还要便宜,最后这个小礼包还是被去除了?)
七个人次奖中,有三个,与效果有关系。给了文章不算,还得有转发量。转发量哪里来?粗糙地说,一半靠搜狐推你,一半还得自己努力。这三份钱,写作者不再是过去交稿了事。交稿,只是赚钱的开始,而不是赚钱的结果。
最勤奋奖那三个,我倒是觉着,不太可能一直有单个个体一直霸占着。毕竟码字狂人写作机器还是少数。人还有一个“一定质量”的定性指标可以调控。最要紧的是,如果你打算赚这个奖项的钱,从每个月1日开始,你就得憋足了劲,把整个月都卖给搜狐。因为月末一个偷懒,有人比你勤快些,得,前面全白干了。
所以,21000元的开支,虽然开支和过去差距总量上不会太大,买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小潘潘不仅仅要买你的内容,还要买你的“传播”(拉票转发),还要买更多的作者和内容(最勤奋)。做得一手好买卖。看来是买方比卖方精。
过去的门户专栏,其实是总流量分配。一个频道每天的访问量大致有个恒定的数字,然后编辑将买来的文章放到首页上去获取注意力。其实编辑把不是买来的而是转载来的放首页上,流量应该差不多。这钱老实讲,有点冤枉。现在的做法是,作者得狂推自己的文章,动用自己的关系,为频道的流量添砖加瓦。过去是作者和频道就内容上的共谋,现在则变成了内容与传播上的共谋,而且,后者是重点。
这算是门户内容生产上的一次改良,我看也就是个凑合,我一直认为信息生产这件事是不太重要的。光生产不够,还要传播。小潘潘的如意算盘是发动作者们帮着一起吆喝,一起拱大流量,但作者们吆喝出来的流量其实有限,关键是门户的那种频道套栏目的展示方式。这种图书馆式的展示,早就过时了。频道页面布局依然是一个问题。我真正服帖的是豆瓣和知乎那两个鸡贼(尤其是后者),内容上一分钱没花,居然就拱出了如此之多的上佳内容。
表现形式,很重要。只是,饭一口口吃吧,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不是?
(按照惯例,我应该等搜狐IT发出来了再发出某个夜晚小潘潘火急火燎地来约稿,后来一想,反正不给稿费了嘛,呵呵,自行处理即可)
转载说明:
1、本博客文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可以自由转载,谢绝长微博形式转载;
2、转载时请注明本人大名,魏武挥,不是魏武辉,不要搞错。
3、转载时请保留此段: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