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较之其他服务,如咨询、心理辅导或导师指导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它通常要求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合约’,否则教练的过程无法完成,甚至会造成双方不舒服的感受。这个合约就是双方共识的谈话焦点,或者本次谈话教练对象最想得到的具体的成果。
常常会听说这样的情形:教练使尽浑身解数,教练对象却无动于衷,很不‘配合’,或者整个教练过程演变成冗长的聊天,或出现教练被客户的倾诉绑架,或者谈话过程不得要领,双方谈话的氛围被负面情绪包围,呈现较低的能量状态。
这些情况的出现常常和‘合约’的缺失有关,就像两个舞者,一个想要跳快三,一个想要跳慢四,无法合拍,遑论跳出优美的双人舞了。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的谈话对象并没有准备好‘被教练’的状态时,不要试图用教练的工具或流程‘大打出手’,而是应该多些聆听,更加积极的聆听,比如尝试聆听对方所描述的相关事实,情绪和真实的意图(FACT-FEELING-FOCUS),建立‘合约’。
如果不能和对方达成合约,要放下教练的‘冲动’,不执着于教练的方法。这个时候的‘教练策略’可以是和对方建立更强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自然地对话,给予对方安全感和放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