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脆弱的力量

   日期:2013-05-14     来源:《培训》杂志 www.trainingmag.com.cn     作者:主讲/布林·布朗 整理/刘姗姗    浏览:302    评论:0    
核心提示:  在晦暗无明的心碎时刻,我们总被告知不要脆弱;在耻辱与苦痛的挣扎中,我们痛恨和否定的是自己的脆弱;在绝望和恐惧交织的紧

  “在晦暗无明的心碎时刻,我们总被告知不要脆弱;在耻辱与苦痛的挣扎中,我们痛恨和否定的是自己的脆弱;在绝望和恐惧交织的紧缩和炙热中,我们最希望毁弃的往往是自己的脆弱。”

  我所要讲的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份研究,这份研究从本质上拓展了我的个人认知,也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生活、爱、工作还有教育孩子的方式。

  滋生耻辱的力量:脆弱

  我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当我还是个年轻的博士研究生时,有位研究教授对我们说“if you can't measure it, it doesn't exist(如果你无法测量它,它便不存在)”。

  我心想他只是在哄哄我们这些小孩子。我说:“真的么?”他说:“当然。”你要知道,我有一个社会学的学士文凭,一个社会工作的硕士文凭,我在读的是一个社会工作的博士学位。

  所以,我整个学术生涯,都被人所包围,他们大抵相信,生活是一团乱麻,接受它。而我的观点则倾向于,生活是一团乱麻,解开它,把它整理好,再归类放入盒子里。我觉得领悟到了关键,有能力去创一番事业。

  这是我当时的信条。我当时真的是跃跃欲试,我想,这就是我要的职业生涯,因为我对乱成一团、难以处理的课题感兴趣。我要把他们弄清楚,我想要理解它们。我想深入那些我知道是重要的东西,把它们摸透,然后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个人。

  所以,我的起点是“关系”。

  从“关系”到“耻辱”

  从事10年的社会工作后,你必然会发现,“关系”是我们活着的原因,它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下面这个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你的上司给你做工作评估,她告诉了你在37个方面相当棒,但还有一点成长的空间。然后你满脑子都想着那一点成长的空间,不是这样么?

  当你跟人们谈论爱情,他们告诉你的是一件让他们心碎的事;当人们跟你谈归属感,他们告诉你的是最让他们痛心的、被排斥的经历;当你跟人们谈论关系,他们讲的是如何被断绝关系的故事。

  所以,在大约开始研究这个课题6周以后,我遇到了这个前所未闻的东西,它揭示了关系,以一种我不理解也从没见过的方式。我暂停了原先的研究计划,我对自己说,我得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最终,它被鉴定为耻辱感。

  “耻辱”背后的“脆弱”

  耻辱感很容易被理解,即害怕被断绝关系。有没有一些关于我的事,如果别人知道了或看到了,会认为我不值得交往?这种现象很普遍——我们都会有这种想法。没有体验过耻辱感的人,不具有人类的同情或关系。没人想谈论自己的糗事,你谈的越少,你越感到可耻。

  滋生耻辱感的是一种“我不够好”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我不够好,不够有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职位不够高”。而支持这种心态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脆弱,这种脆弱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随时都会面临这种“刻骨铭心的脆弱”:被别人拒绝,想约某人出来却不敢开口,等待医生的答复,被公司解雇·····

  面对脆弱的本能:麻痹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脆弱的世界里,而在面对脆弱时,我们本能的反应却是麻痹它。通常,麻痹脆弱的三种方式是:麻痹情感,把不确定的事情变成确定和追求完美。

  麻痹情感

  研究发现,我们无法选择性地麻痹感情。你不能说“这是脆弱,这是悲哀,这是耻辱,这是恐惧,这是失望,我不想要这些情感”,在你拒绝这些负面情感的同时,事实上也将喜悦、感恩、幸福的感受拒之门外,因为我们麻痹的是自己的内心。有双眼不懂得凝视,有双耳不懂得倾听,有嘴却不懂得交流,有一颗心却已无法感受。我们为自己镀上厚厚的胄甲,用千军万马把自己护卫起来。美国一位旅行者在旅居老挝的时候,曾经这样精确地描绘自己的心境:“我学会了如何在坚硬面前保护自己;然而不自知地,我同时也学会了在柔软与本该简单的事物面前防卫自己。”因此,麻痹情感,只会让我们变得痛不欲生。

  把不确定变为确定

  把不确定的事情变成确定,是我们麻痹脆弱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直接体现在了宗教与政治上。宗教已经从一种信仰变成了一种确定。我们对自己无法证实的事情却是这样言之凿凿,因为这使我们感到从此有了坚实的根基与消除恐惧的利器。而在当今的政治状况下,对话已经荡然无存,有的仅仅是指责。所有人的立场都是如此坚定,坚定地维护着自己所确定的一切。这种确定,使我们从来不能够容忍异己,使我们不断嗔恨。外界的混乱与动荡,正是我们内心混乱与恐惧的投射。

  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也许是我们最根深蒂固的麻痹模式。我们希望自己看上去是完美的,我们给自己涂抹上厚厚的面具;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在眼睛、鼻子上开刀,只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像电视上那个也是到处开刀的人。

  接下来,我们追求的是完美的学历、完美的收入、完美的社交、完美的伴侣。然而,最危险的,是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变得完美。我们需要他“五年级可以进网球队,七年级稳进耶鲁”,他也许一生都在因为无法达到完美的目标、有人比自己更完美而苦苦挣扎、懊恼沮丧。

  战胜脆弱的良方:共存

  为此,我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弄清脆弱的本质,彻底瓦解耻辱。但事与愿违,我预计的一年变成了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做了成百上千个采访,收集了成千上万的故事。如果粗略地把我采访过的人进行分类,那么一类是具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他们勇于去爱并且拥有强烈的归属感;而另一类则是苦苦挣扎,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好的人。

  我翻出所有的采访记录,想找出那些具有自我价值感的人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怎么战胜脆弱?第一个蹦入我脑子的是全心全意这个词。这是一群全心全意,靠着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在生活的人们。

  勇气

  接下来,我发现这些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勇气。

  首先,他们有勇气承认自己不完美。其次,他们具有同情心,先是对自己的,再是对他人的。我们如果不能善待自己,我们也无法善待他人。最后,他们都能和他人建立关系。这是很难做到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坦诚,愿意放开自己设定的那个理想的自我,以换取真正的自我,这是赢得关系的必要条件。

  接受脆弱

  另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完全接受脆弱。他们相信,让人变得脆弱的东西,也让人变得美丽。他们不认为脆弱是寻求舒适,而是简单地认为脆弱是必须的;他们会愿意去说“我爱你”,愿意去做那些并非自愿的事情,愿意为情感投资,无论有没有结果。想要战胜脆弱,就必须接受脆弱。

  由此可见,脆弱与勇气实质是一体两面的,真正的勇气并不是你已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而是你能够在当下全然地接纳你的脆弱,直视内心的脆弱。其实,正视脆弱正是一种回归内心的道路,只有回归最原始的那个柔软地带,才能找到我们得以一路向前的力量源泉。

  最后,给大家四点建议。第一,卸下我们的面具,让我们被看见,深入地被看见,即便是脆弱的一面;第二,全心全意地去爱,尽管没有任何担保;第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快乐,哪怕是在最恐惧的时候,哪怕我们怀疑我能不能爱得这么深;第四,相信我们自己已经足够完美。这会使我们停止抱怨,开始倾听。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脆弱的力量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