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会让苦苦追求升职加薪的人很想抽他。但他说的是事实,有着多年跨国公司高管经验的他已经无心再站在经营管理的一线,而且习惯了以投资人的身份在幕后洞察前台,然后用更多的时间去追逐更感兴趣的事。
如果这种“降职”是个人的主动选择的话,更多当过总监、总经理,管过几十上百上千人的管理者们中,有些人恐怕得被迫接受“降职”的现实。原因太多了:裁员,竞争高职位失利后败走,和新来的主管不和被迫离开,业绩不好被解雇,公司发生并购后的人事变动,被成本更低的年轻管理者取代,或者,健康原因,等等……
我认识的一位经理人在四十刚出头就开始为将来的转型铺垫后路。她的忧虑是,她的体力很可能承担不了那么密集的出差频率。通常她每个月里至少半个月在出差,每次都是五天跑四个城市的那种,而这些工作又是这个职位所必需的。她的后路是写作。因为从业经验丰富,并且去过几十个国家,她如今热衷于为媒体撰写稿件,内容涉及职场、旅行和人生经验,成了我的同行。这个营生未必能为她带来什么钱财,却可以带来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很多经理人离职后适应不了的不是经济上断炊的局面,而是很难面对社会地位降级的严峻现实。如果说职场新鲜人可以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面对离职与“被离职”的情况,高级经理人在寻找新机会时就带着更大的心理包袱。这个时候,当年满足过不少虚荣心的“我是个人物”的帽子已经成了就业的累赘,新机会来临时,你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求,还会忍不住顺带考虑一下,做这个职位别人会怎么看我?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离职的经理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创业的原因之一吧,反正关起门来,还是可以当总裁。当然更多的人只是把创业当作寻找下一个机会的桥梁,或者仅仅是给自己找一个职业身份。
其实“专业人士”会是个很好的选择。经理、总监、总裁会离职,销售、工程师、设计、文案、会计、营销永远都找得到事情做,无非是为大公司或者小公司做,三千块还是五千块的差别而已。
我有个创业的朋友因为聘不起资深工程师,而聘用了一个兼职工程师。后来他发现这个兼职工程师至少有三个长期的兼职工作,此外还有些不定期的一次性项目,而且,他还有一个清闲的不必坐班的全职工作,因而年收入优渥,而且还可以天天接幼儿园的孩子放学。这位企业家朋友感叹:突然发现,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非常吃香。早知道当年不丢掉自己的技术,过这样的悠闲生活也不错。
如果说刚离职的高管们还是希望名片上印上“总裁”两个字,以抚慰自己脆弱的心灵的话,踏踏实实创业的小老板们已经开始主动为自己降职,以“业务经理”的头衔亲自去跑生意,给人一种自己的公司规模很大的假象——哪有“总裁”亲自跑生意的?这种心态,可能是降职之后的人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