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让中层和企业一起成长

   日期:2012-11-30     来源:|1    作者:知远咨询——王建军    浏览:289    评论:0    
核心提示: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指出,在企业中,中层管理着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不仅要贯彻执行高层的战略意图,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针,同时还要承担着本部门大量的具体的管理工作,是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担负着重要的管理和领导使命。

  盖洛普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不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而是中层管理者。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公司高级者,一般指董事长、总经理,或个别的副总都在加强自己的管理学习;而其他的管理者似乎并不进行管理学习的投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或是机会不足、或是时间不够、或是金钱缺乏、或是认为没必要等,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足以致命。
除了中层管理者自身的原因外,我国许多企业在对中层人员的管理上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企业缺乏针对中层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2、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经验。
  3、中层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
  4、没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使政策的制订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

  这些问题给企业经营业绩带来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企业长远的发展。

  由此可见,中层人员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员工来说,这会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中层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培养的目的,是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结合,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组织架构中岗位的特殊性、以及已到职业发展中期所面临的职业发展瓶颈,还有年龄的影响所产生的心理需求,并且在工作中能否处在合适的位置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中层管理人员发展的关键。

  这些都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特点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上,他们一般比大部分员工获得更高的薪水,显得相对富有。
  2、知识层次上,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工作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从行为目标看,他们并不满足于一定的高薪,对工作环境、成就感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与其他管理层次上的员工相比相对较强。
  4、从工作特点看,他们在企业中具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双重职责,这就形成企业对中层管理者在管理技能方面的特殊要求。

  比如一些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由于在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中表现出色而由技术骨干提拔起来。这些技术骨干在局工作时间长、技术精湛,他们虽然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者不具备管理素质,管理方法显得粗放而简单。

  还有一些常见的现象,中层管理者在管理岗位工作3-5年后,容易出现职业发展瓶颈,晋升通道的收窄,晋升门槛的提高,使部分中层知难而退,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工作中逐渐懈怠情绪滋生。

  这些问题都说明,中层人员面临着很多困扰职业发展的问题,他们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中层管理人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具备完善的选拔以及激励机制,结合中层人员的特点,学会用人和留人,并通过有效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首先,学会用人。在选拔中,对于中层管理者,应该重点考核综合素质,管理学上有“羊群效应”之说,可以理解成俗话所说的榜样。所以,招聘的中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其稳健,还需要其能带领团队在竞争中冲锋陷阵。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该充分采用计划性、公平性、科学性等原则。就如同著名的鸟笼效应,企业的战略应当和能力相匹配,同样的道理,应当用人用其所长,并要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质并大力培养。再者,一定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在岗培训,切记要采取系统、一致的专业培训,加强技能的同时要使管理者提高自我提升的意识。要坚持针对性、超前性、实用性、个性化等原则,着重加强管理者的战略思考、行业研判、绩效管理、团队建设等能力。要帮助中层管理人员加快提高自己,努力打破晋升瓶颈,和他们的职业规划保持统一。

  其次,学会留人,中层管理者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对于激励不能大意。调查显示,经典的二八理论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说明,未受激励的员工,其工作积极性只发挥了20%左右,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可达到80%甚至更高,并在工作之中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士气。同样,有效的激励,更能将中层管理人员的个人目标导向企业目标上来,从而减少了管理人员的离职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目前比较完善的激励方式是结合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现状,建立以薪酬激励、成长激励、工作激励,文化、制度激励为核心,情感激励为补充的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一些企业发现,建立激励机制以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积极性反而下降了。一些企业推出年终奖的计划,本来希望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没有辅以科学系统的评估标准,结果导致实施过程的平均主义,打击了贡献大的员工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奖金本来是激励因素,可实现过程出现偏差,导致变成了反激励因素,所以说,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一系列相关的体制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定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在激励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反对一刀切。

  由此可见,对于中层的培养,是关系到员工和企业切身利益的大事。两者只有得到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现阶段常见的培养方式有,工作轮换、传帮带、参与决策以及360°评价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并将员工的未来与企业的未来捆绑在一起,并通过全方位的测评方式,发掘出中层管理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中层管理者本人清晰地认识自我,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把中层打造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对象及企业资源等因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将这些工具变成适合自己和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只有将中层管理者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做到高度的统一,才能稳定自己的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才能在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让中层和企业一起成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