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看了这样一条新闻:清华博士萧某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一所中学签约做中学老师,这件事引发媒体和网民的热议。
一、“萧某”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倦怠或学习倦怠的表现,产生倦怠的原因很多,具体到萧某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原因:
1、个性:正如萧某所说:“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应该是我做的任务,不管我喜不喜欢,都会尽力去完成,不只是科研问题,甚至是帮实验室干杂活,都是完成的既快又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程老师以为我喜欢做科研。”不管自己是否喜欢,由于“听话”让别人误以为“喜欢”,其实的目的就是让别人高兴,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这种喜欢其实是一种“被喜欢”。
2、学术环境:从大的环境来看,是我国甚至全世界浮躁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从小环境看是我国高校“激烈”的科研竞争的现状。虽然萧某可以说是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但他的付出可能是同龄人的数倍,这样的付出在小的时候能够得到父辈或老师的夸奖就会得到满足和成就感,但随着人的成长,其对成就感和满足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逐渐的感觉到真正的成就感应该是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SCI”能够被转变为现实的的能够看得到成果,这是他缺乏成就感的原因所在。这样的环境使得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缺乏成就感是其放弃科研的另一原因。
3、为“大一学生补课”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其选择去中学任教的“直接导火索”。也许正是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使其对职业和事业得意区分。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的职业就是做了还得做,所谓的事业就是做了还想做”。当然,由于萧某一致处于“象牙塔”内对整个社会还不能够全面的去了解,导致其的一种错误的选择。
二、“萧某”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过劳”现象
正如萧某所说:“做科研太累,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对于萧某来说,是由于过度的科研压力所导致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由于听话,凡事都要做好,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要做好一件事的付出是相当高的。这就需要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最后的结果是使人处于“过劳”状态。人体如弹簧,一味的压下去得不到恢复最终会失去“弹性”。
这个现象实际上也折射了我国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理念和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的一种过度开发往往会导致对优秀人才利用和开发的不可持续性,这是有违“科学发展观”的,对个人和国家都是损失。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这位博士生如果去中学任教,也许他将来对社会的贡献要比发几篇SCI文章大得多得多!也许程老师的课题组损失了一个优秀的博士、一个未来优秀的研究员;但他将来也许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博士或研究员。”与此同时,他在博士阶段的积累几乎用不到中学教学中去,国家的投入、导师的心血、个人的努力,几乎白费。
三、萧某逃离科研实际上是在远离“过劳”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而又得不到直接的回报,看不到真正的现实成果,仅仅看到的是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而且只能用来“晋升”用的“SCI”,因此缺乏直接的成就感。
萧某逃离科研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损失,去中学任教可能会实现自身的所谓“直接成果”,但我们也知道,从能岗匹配的角度看是一种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但是如果让强迫萧某继续留在可以领域的话,其实会对他造成更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呀必然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当萧某说:“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时,这其实是其缓解压力的一个信号。从这一点来讲,萧某很幸运,我们大概还记得我国的青年科学家胡可心,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等人。中国人常说:“一张一弛、生活之道”。因此,萧某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过劳”。
四、建议
1、当“低碳、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是时候,只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为各类带来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即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面对人力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时,人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选择离开;二是选择继续留下。当选择了继续留下意味着“累”的积累,最终致“过劳”,甚至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过劳死”发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第三条路:即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同时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又一保证。
2、就萧某离开科研领域这件事,我们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当有一日萧某对中学教师的职业感到不合适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弹性”的政策,我们可以领域还应该去接收,因为毕竟是一位优秀的可以人才。
3、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应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不仅要关心绩效,更要关心人的身心健康,真正的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具体的措施,如:健康奖励计划、人力资源援助计划、弹性冗余原理等。
关于作者:
石建忠
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 研究员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讲师
一、“萧某”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倦怠或学习倦怠的表现,产生倦怠的原因很多,具体到萧某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原因:
1、个性:正如萧某所说:“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应该是我做的任务,不管我喜不喜欢,都会尽力去完成,不只是科研问题,甚至是帮实验室干杂活,都是完成的既快又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程老师以为我喜欢做科研。”不管自己是否喜欢,由于“听话”让别人误以为“喜欢”,其实的目的就是让别人高兴,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这种喜欢其实是一种“被喜欢”。
2、学术环境:从大的环境来看,是我国甚至全世界浮躁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从小环境看是我国高校“激烈”的科研竞争的现状。虽然萧某可以说是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但他的付出可能是同龄人的数倍,这样的付出在小的时候能够得到父辈或老师的夸奖就会得到满足和成就感,但随着人的成长,其对成就感和满足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逐渐的感觉到真正的成就感应该是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SCI”能够被转变为现实的的能够看得到成果,这是他缺乏成就感的原因所在。这样的环境使得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缺乏成就感是其放弃科研的另一原因。
3、为“大一学生补课”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其选择去中学任教的“直接导火索”。也许正是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使其对职业和事业得意区分。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的职业就是做了还得做,所谓的事业就是做了还想做”。当然,由于萧某一致处于“象牙塔”内对整个社会还不能够全面的去了解,导致其的一种错误的选择。
二、“萧某”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过劳”现象
正如萧某所说:“做科研太累,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对于萧某来说,是由于过度的科研压力所导致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由于听话,凡事都要做好,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要做好一件事的付出是相当高的。这就需要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最后的结果是使人处于“过劳”状态。人体如弹簧,一味的压下去得不到恢复最终会失去“弹性”。
这个现象实际上也折射了我国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理念和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的一种过度开发往往会导致对优秀人才利用和开发的不可持续性,这是有违“科学发展观”的,对个人和国家都是损失。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这位博士生如果去中学任教,也许他将来对社会的贡献要比发几篇SCI文章大得多得多!也许程老师的课题组损失了一个优秀的博士、一个未来优秀的研究员;但他将来也许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博士或研究员。”与此同时,他在博士阶段的积累几乎用不到中学教学中去,国家的投入、导师的心血、个人的努力,几乎白费。
三、萧某逃离科研实际上是在远离“过劳”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而又得不到直接的回报,看不到真正的现实成果,仅仅看到的是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而且只能用来“晋升”用的“SCI”,因此缺乏直接的成就感。
萧某逃离科研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损失,去中学任教可能会实现自身的所谓“直接成果”,但我们也知道,从能岗匹配的角度看是一种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但是如果让强迫萧某继续留在可以领域的话,其实会对他造成更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呀必然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当萧某说:“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时,这其实是其缓解压力的一个信号。从这一点来讲,萧某很幸运,我们大概还记得我国的青年科学家胡可心,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等人。中国人常说:“一张一弛、生活之道”。因此,萧某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过劳”。
四、建议
1、当“低碳、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是时候,只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为各类带来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即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面对人力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时,人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选择离开;二是选择继续留下。当选择了继续留下意味着“累”的积累,最终致“过劳”,甚至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过劳死”发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第三条路:即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同时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又一保证。
2、就萧某离开科研领域这件事,我们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当有一日萧某对中学教师的职业感到不合适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弹性”的政策,我们可以领域还应该去接收,因为毕竟是一位优秀的可以人才。
3、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应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不仅要关心绩效,更要关心人的身心健康,真正的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具体的措施,如:健康奖励计划、人力资源援助计划、弹性冗余原理等。
关于作者:
石建忠
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 研究员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