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及政策

   日期:2012-09-25     来源:|1    作者:田应奎    浏览:359    评论:0    
核心提示:各位朋友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跟大家见面。我是在中央党校搞经济学建设工作的。中国的高级干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及其分析的质量
  各位朋友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跟大家见面。我是在中央党校搞经济学建设工作的。中国的高级干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及其分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质量。大家是搞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大家的职业成就息息相关。说到底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就是人才的发展,中国是全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所以中国不缺人才。
    
  中国从事人才工作的行业应该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行业。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怎么预测,中国宏观经济怎么分析,我把在中央党校高级班上课的方法告诉大家,供大家参考。
    
  我们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首先要有历史的高度、国际的视野。我们有了历史的高度和国际的视野背景之后,大家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理性的基点。现在我们遇到了1999年以来最严重的宏观经济形势。1700年,国际上公认当时中国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5%,而那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3%。到1950年,中国人口仍然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下降到了1%。
    
  短短的250年,放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短暂的250年。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当中的480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但是在近代短短的200年间,中华民族从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1700年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欧洲的工业革命打败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到1950年中国人口虽然占世界经济总量第一,但由于经济总量只占1%,所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为起点,就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起点。

  按照联合国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1750年到1950年全世界经济在工业化的推动之下,世界经济人均增长160%,即1.6倍。在这200年期间,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人均GDP增长了479%。中国在这200年期间由于没有进行工业化发展,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按照人均测算只增加了4%。

  今天用最简单的历史回顾,提示我们1950年中国拉开的工业化序幕就是现在的进程。我们今天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就是站在现代工业化的起点之上。这也是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日本经济最大的优势体现。欧美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并且现在欧美国家没有发现新的代替工业化革命的经济增长的列车。所以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如果想要经济要继续增长,就必须找到经济增长的列车。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列车正在加速。所以我们提醒大家,中国宏观经济和欧美国家比较的第一个区别是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中。
    
  我们再用三个数字可以看到,1949年中国经济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0.8%,1979年占世界总量的1.8%,去年达到了11.2%。60年三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到,30年计划经济,虽然中国也在搞工业化,但是计划经济没有把中国的经济总量拉到更高的位次。而最近30年的市场经济,使中国工业化加速增长。所以我们看到60年的数据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虽然50年以后开始了工业化,但是由于工业化的道路特别是政治道路的选择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工业化道路,应该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道路。1978年世界银行代表联合国进行全球第一次人均排名,当时排了187个国家,我们排到了第175位,那一年人均GDP是249万美元。去年全球125个人均GDP排名我们以5400美元排到第90位。去年世界人均GDP达到9300美元,我们相当于世界人均的58%。这个58%说明了中国人均发展状况,但是这个也有高估的地方,我们中国人均和世界人均比,我们有重复的部分。所以严格的讲,把全世界去年70亿人总人口去掉中国大陆13亿5000万,中国大陆之外的人均GDP去年突破了1万美元,而中国去年5400美元只相当于中国之外人均GDP的53%。

  这个53%就是现在中国宏观劳动生产率。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1%,我们排到了世界第二位。而美国去年3亿870万人,经济总量15万亿美元,创造了世界总量的23%。中国大陆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呃的19.7%,但我们只创造了11.2%的经济总量。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按照平均水平来测算,还缺少8个百分点。

  毕竟这个成绩是在30年时间取得了,相信只要给予中国足够的历史区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指日可待。日本的经济总量1968年占世界第二,一直维持到2009年。2010年6月,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现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和中国发生了对抗,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平均再走5年我们的经济会是日本的两倍多,再走10年就是日本的三倍。10年以后,中国的军事力量也是日本的几倍,这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我们看到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就这么简单。并且中国经济追上美国的步伐也在加速。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开预测,按照购买力评价预测,2020年底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
    
  我最近三年在中央党校高级班上讲课,我的基本观点是用不变价格测算,乐观估计2025年,保守估计2030年。 20年之内,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是谁也挡不住的,因为这是一个历史进程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任何国家都挡不住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第一的历史进程,恢复到中国1700年之前的中国在历史上的经济地位。看到了这个数据告并且诉大家这个基本的观点,是希望大家对未来中国5年、10年、15年的宏观经济要有清醒的把握。这是我对中国高级干部讲课的基本观点,要求这些高级干部,建议他们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十四五期间甚至三个五年规划期间,要紧紧抓住经济总量追美国的战略目标不要动摇。
 
  按照世界银行现行国家分类标准,世界银行用汇率法测算,1978年中国人均GDP249美元,而去年也就是2011年则达到了5400美元。这说明我过经济在33年间增长了21.8倍。如果用购买力评价来估算,1978年中国人均GDP大约是360美元,去年则达到了8300美元,我国GDP在33年间增长了23倍。用汇率法测算,中国人均GDP5400已经进入了世界银行预测的中高收入发展区间了。世界银行也对各个国家进行了提示,在进入这个发展区间之后将会遇到三大陷阱:工业化陷阱、城镇化陷阱、贫富化陷阱。当然世界银行业也提示我们在这个区间内,只要工业化不停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不停止,工业化将带来大量的劳动岗位。促使大量农民进城,有工作及就业机会,这时候将会通过城镇化跨入收入差距大的陷阱。这是中国未来面临的三大陷阱。

  去年联合国相关数据库排名,我们与美国进行比较。去年美国人均GDP48000,美国总人口3亿人,中国13亿人口,美国国土面积963万平方公里,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人民过去300年工业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中国人去学习。日本去年人均GDP45000,韩国22000。

  现在我们要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我个人认为只要不出现极端条件,我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在这个期间中国经济保持7%到8%的平均速度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过了20年以后或者是过了2020年以后,中国经济可以保持6%到7%。2030年到2040年或2050年之前,中国经济保持4%到5%。如果去掉最极端的4%的下限和乐观的8%以上的上限,那么未来40年中国经济增长应会保持5%到6%的平均速度,中华民族的经济谁都战胜不了。

  1952年到现在的60年间,中国宏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8.1%。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平均宏观经济增长速度9.9%,约等于10%。而过去30年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在3.6%。其中美国过去30年的平均增长率不到3%。所以我为什么敢这样预测,按照目前的角度来讲:第一,我们后发条件还在。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速,13亿人的工业化需要固定资产装备、投资,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资金将以上百万亿人民币来计算。而13亿中国人城镇化进程所要求的住房居民建设投入,这一项也将以上百万亿人民币计算。当今世界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市场、城镇化市场就在中国。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公认的把教育视为家庭第一要务的民族。从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家会把最大的资源用在教育上,再加上中国人本身的数理化智商高,家庭教育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相信再加上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追赶,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可预期的10年、20年、30年之内停顿下来。除非出现极端事件,中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平稳发展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今年不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过去60年中,其中1961年中国经济负增长27%, 1967年、1968年中国经济负增长5.7%,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和那个阶段相比这点困难根本不是困难。

  虽然现在短期的经济困难对于家庭、企业、对某个行业可以说是很严峻的,但是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根本不严峻。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有民族的信仰、追求和毅力。我们现在经济增长最大的约束条件就是资源越来越少,但是我提醒大家,日本、德国比中国的资源少的多,但是经济一样可以得到发展。所以中国即使没有资源经济也一样可以发展。关键在于人,人就是最大的资源。只要中国技术进步,体制改革跟进,即使我们没有资源也不影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是最大的资源,有人就有一切。

  现在我们提出到2049年的时候,我们要完成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那完成的标志就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如果按照这个最高的奋斗目标来预测的话,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要接近40%,人均达到世界人均的300%,才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所以未来40年,对中国而言即使这个远期目标实现不了,但是只要逼近它就是进步。

  现在我分析,经济增长前进的基本政策选择:第一,经济政策。经济增长政策的两种关键政策,一个是财政货币政策,第二是科教创新政策。财政政策,说的就是税收和财政支出。现在中国税收制度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税收体系是以增值税及商品流转税为主体,因为以这两个税为主题,所以创造一个产品就征一个税。目前最大的问题也是这个,经济增长的同时税收也跟着增加,也就是说国家创造的财富被国家通过税收拿走了,而给居民和企业留得下的太少。

  所以100年以来西方对于公共财政的改革,就是从传统的流转税、增值税为主体转向所得税、富人税为主体。现在的欧美国家就是以所得税和富人税为主体的。而我们国家以增值税、流转税为主体,很大一部分制约了人民的创造和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劳动力与收益不成比例。我们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从现在来看,配给社会保障、民生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的投入太少。一方面,国家通过税收从经济总量中拿的份额多,另外一方面给人民的社会保障,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基本补贴比重又太低。

  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说到底就是货币总量发行和结构化调整。就今年的货币政策而言,由于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却流入了股市、房市和流通环节,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如果居高不下的话,那么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更多的政策空间。只要中国的货币政策能够把物价控制住,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能够把居民消费品尤其是食品价格控制在3%之内不反弹,那么下半年可预期其他的积极财政政策,甚至是宽松的货币量化政策都可以跟进。而全世界货币政策也就是这个基本的均衡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第二个重要政策就是科教创新政策。现在的经济增长说到底是教育、科技的增长。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说到底是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的教育和科技这两大行业。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分析上没有什么奥秘的地方。就是想办法把当年创造财富的更多比重用于教育、医疗、住房,包括科技创新。而我们现在传统的2000年以来形成的官本位制度,阻碍了大量的优质的高级人才走向企业,走向学校,走向科研院所去工作。把大量优秀的高级人才,包括理工科高级人才都吸收到的党政机关里。用马克思最基本的观点讲,上层建筑是一个非生产行业,在上层建筑从事国家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不是生产型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讲,官本位的改革、行政体制的改革,包括干部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
    
  第二种政策是结构调整政策。按照现在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布局对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四十年的基本经济预判,需要进行四大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使中国的农业发展保持平稳,使中国的工业发展走向现代,尤其是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最大的政策亮点及最大的政策指导重心就在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科技型服务业的发展上。通过这些政策调整,使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越来越走向现代化发展。第二,需求结构调整。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现在我国进出口中,对国外出口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的原因是因为出口越来越困难。个人认为,中国出口越来越困难对中国人民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用低工资,用血汗工资创造了大量的廉价商品,把中国的资源变成财富给西方人,给美国人消费,但西方人包括美国人给中国却是用纸币进行购买。提醒大家任何外国政府发行的纸币现在都和黄金不挂钩,就是说我们用财富换得别人的纸币,而纸币和黄金却不挂钩。我们必须拿外国的货币去购买外国的物质性产品,但由于欧美国家的控制协议中控制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所以中国集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多达3万多亿美元。但实际上中国人3万多亿物质财富变成了货币,而货币花不掉就叫国家外汇储备,永远储备下去就是清明节用的那堆纸。
    
  所以中国对外出口减少从长期来看不是坏事情。这样可以逼着中国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产品的技术等级,淘汰那些通过消耗物质、低端劳动、血汗钱换外国货币的历史。而如果进出口对外依赖降低,就可以逼着我们通过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逼着我们有更多钱给老百姓涨工资、刺激消费,逼着我们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各种各样的工业化、城镇化投资。所以短期来讲,外需降低对外需行业,对出口行业、对个别行业、个别地区、个别家庭有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降低这些粗加工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消耗物质的产品出口,对于中华民族是好事情。
    
  第三,城乡结构调整。1954年6月30号北京市实行城市居民户籍登记制度。1956年12月31号全国建立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分割制度。我个人认为建国60年最不公平的就是城乡户籍制度,把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用户口束缚在土地上,不让他移动,不让他流动,不让他就业。这是最大的不公平。从历史上来讲,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废除用户籍来管理人们购房、教育。因为现在户口制度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流动,而废除它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当然现在的户口制度还有国家社会管理功能,在短期之内它这种方式还有效。但是从长远来讲,户籍制度背后反映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不公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人权问题及国民待遇平等问题。
    
  第四,中国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发展以北京、上海为例,现代化指标和欧美国家没有区别了。去年,北京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占到北京总产值的75%以上,但上海的第一产业农业产值却下降到了GDP的0.3%以下。而中国的东部整体而言,以北京、上海为例,和欧美发达国家高端城市相比我们基本上看不出实质性的区别。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中西部发展之后,中国四大区域由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带来了一些社会的矛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种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是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它包括生产物质产品的充分利用,比如说在美国东海岸淘汰的汽车,西海岸肯定不能用,因为它城乡没有区别。但在中国,北京淘汰的汽车,河北、山西能用,河北、山西再淘汰的往西部走还能用。城市人淘汰的家电,农村人照样能够用。所以区域不平衡,有利于中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利于中国物质装备的充分利用。所以有时候看问题要注意两方面。
    
  第三是政策,社会公平政策,也叫经济公平政策。在社会和经济公平政策中,涉及到很多政策安排。其中有两种政策要注意,第一是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中标准的设计改革是从最高的层级生产开始的,就是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再到三分配。初次分配,要保持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经济主体的收入要匹配。初次分配关键是劳动者报酬太低。去年全中国GDP100美元,劳动者报酬只占45块钱,税收占15%,资本收益占到40%。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没有低于50%的。这种低工资分配政策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工资越来越高,所以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这种人说话,就我个人而言是不负责的。欧美国家工资那么高,没有人说他的工资影响经济发展,中国工资这么低刚涨一点,怎么能够影响经济增长?这没有道理。你的员工工资收入越高,说明企业越有竞争力越有希望。你的企业工资越低,你这个企业迟早要垮台。当资本家第一要义,你要学会给员工涨工资你才有希望。我希望你们搞人力资源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基本判断。我们反对那些不管员工基本工资的人,包括金融。老百姓把钱存进去,然后他再贷款,存贷差占利润的50%以上,然后他把老百姓的钱存进来,贷出去,然后自己挣工资,毫无道德可言。大家是搞人力资源的一定要注意,你给别人发的钱多,这是你成功的标志,你把克扣的都跑掉了,你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第二,社会公平政策,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就业,主要是失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社保。过去60年间,中国实行所谓的低工资分配政策,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当时中国没有钱为了国家发展积累,剥夺农民、市民,低工资政策,计划经济年代实行低工资收入分配政策,是有历史原因的可以理解。但是今天全球流动性最大的国家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再实行低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再给下岗、失业、教育、医疗补贴不过其他的国家这是没有道理的。    

  体制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今天中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就是相关体制改革不到位。成也是体制,败也是体制。体制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设计中,就是平衡两大主体,市场和政府。市场没有人管制就会市场泛滥。政府如果没有人控制,它就会走向腐败和暴政,所以市场和政府都需要人民去监督。市场失灵由政府调控,政府失败由市场去弥补。经济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市场和政府的相互构建,相互协调。社会体制说到底是公平和法治的选择,经济增长必须给人民以公平。

  第三,行政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效率与成本的平衡。任何国家都需要雇佣公务人员,都需要领导者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因为你当我的领导,你当我的代表,我就有权要求你效率要高。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及政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