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香港北上到中国内地发展事业,经常听到企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所谓“一流企业”就是指那些追求变革创新、管理与时并进、谋求永续发展、为股东和社会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这类企业所追求的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文明的有机统一。
换言之,“一流企业”所追求的企业文化就是规范文化,即规范的制度、规范的道德、规范的行为。违背制度规范,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违背道德规范,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规范是衡量企业行为、使命和愿景的准则,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些企业,找几个文人,琢磨几个词,然后往企业的墙上一挂,或者往报纸上一发表,就美其名曰为“企业文化”。
我认为,这充其量是企业一时的“口号”,不能等同于文化。
深入研究企业,你可以发现,企业也是一个生命体,企业的命运正如人的生命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正如皇帝和平民最终结局都相同一样,所不同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但企业的生命和人的生命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企业生命可以延续数百年,即所谓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
我认为,但凡长盛不衰的企业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容。
松下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佛教信徒,他把佛教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之中,并用佛教思想来规范企业的制度、道德和行为准则,使企业获得极大成功。
他说:“当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大,必须靠一种精神力量来统治、管理一个企业,这就是企业文化。
我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经》,联系到企业管理,有一点是我一直当座右铭来记取的:强调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现在企业的最大的弊病是,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看重有形的太多,无形的太少,哪一位上级领导来检查都是看利润多少?生产多少?没有谁注重企业的文化,而且许多企业也没有文化。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老子《道德经》中,无形就是灵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源是道,用现代意义的话说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