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当前青年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日期:2012-05-31     来源:|0    作者:sherryshf    浏览:618    评论:0    
核心提示:  在我国,青年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热点之一。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事关青年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而且
  在我国,青年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热点之一。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事关青年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而且事关党和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全局。

  所谓的青年就业问题,特指16至35岁的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在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青年都家将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政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影响青年就业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今天我们主要从青年自身主观入手,着重分析导致青年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并以学历和技能为划分依据,将整个青年就业群体划分为高学历高技能——低学历高技能——高学历低技能——低学历低技能四种类型,根据这四类人群不同的就业特点和求职动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谋求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对策,帮助青年实现就业。
 
  青年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以及青年生存发展等方面,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青年就业,一直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假使青年就业率低,使青年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难以健康成长,势必引发各类的社会问题。因此促进青年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我们就当前青年就业面临的问题作一番分析,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结构性矛盾是宏观背景下影响青年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新增长劳动力知识结构与当前产业结构的偏离和脱节现象尤为突出;其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对青年就业的冲击无疑是显而易见的;另外,用人企业对青年认知的偏差,也局限了青年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以上这些客观因素虽然对青年就业有着一定的制约,但青年自身缺陷才是导致就业困难的决定性因素,就业价值失衡、就业认知偏差、就业心态不正、就业能力不足等都是当前青年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青年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想方设法缓解造成青年就业困难的各种客观因素,但是社会支持系统和竞争环境的完善和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时期。而青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则可以通过青年自身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加以解决,这也是本文所要着重讨论的重点。

  对青年就业人群的分类,因意识形态及角度的差异各家说法自有千秋。此文中我们主要从学历和技能构成予以划分,按就业能力梯度分为高学历高技能——低学历高技能——高学历低技能——低学历低技能,以上划分不难看出对应的就业难度指数是成正比的,这样的划分方式仅代表一家之言,如有不妥,希望各位予以指正。下面我们根据四类人群不同的就业特点、难点作详细的分析。

  高学历高技能——通常此类人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就业竞争力的“硬件”条件是不容质疑的,是四类人中最高的。对于这类人群我们称其为“高人”:目标高、心态高、眼光高,他们往往存在不甘从事基层岗位,薪资待遇要求高,非外企不“嫁”等通病,也有不少人基于攀比心态,而频繁跳槽。毕业于本市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小陈就因不久前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得知一些原来学习与他相仿甚至不如他的同学月薪都近万,而相比之下自己的薪资微薄地羞于启齿,回到单位后不顾领导的苦心挽留,毅然辞职,而在一周前部门领导刚把对他的提拔报告上报给上级部门。在现实中像小陈这样的青年为数不少,追求高薪高职,为面子而就业使他们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其实为面子而就业是万万要不得,不应把眼光仅仅停留在薪资和职位的攀比上,而更应注重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给自己设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低学历高技能——这种类型的青年求职者学历虽低,但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理应成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紧缺人才—高级技师的“后备军”。但是他们总是无法正视自己,忽略自身的优势所在,并受到社会追求高学历高文凭思潮的影响,不少青年人宁愿放弃在中职、技校所学的技术型专业甚至是一份薪水丰厚的技工职位,而一心去挤上大学的“独木桥”,到头来由于所学的专业不精,白白荒废了本可以达到的职业黄金期。20出头的小王就遇到了此类的困惑,两年前他放弃了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事的装配技术工而选择脱产深造企业管理的专科文凭,当时的他月收入也有两千余元,如今专科已毕业的他才发现所学的文凭并没有给自己的就业“加分”,原单位的同事如今早已升任部门主管,薪酬丰厚,这让至今还陷在职场苦苦挣扎的小王对自己当初冲动的决定后悔不已。诸如小王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他们面临的具体就业问题在于:不懂得扬长避短,缺乏对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趋势的认识,不了解自身技能的优势,甚至因学历低产生自卑情绪。此类青年应该意识到“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在如今技术开道,能力说话的竞争时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技术进行到底。

  高学历低技能——这种类型的青年求职者最大的“致命伤”即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相较于前两类青年,他们空有教条式的理论基础,缺乏求职经验,缺乏工作经验,缺乏职业技能,这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拒贴“标签”的理由。小文是沪上一所高校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是行政管理,走出校门后的她发现,原本在学校里掌握的知识与现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试中,不少用人单位以缺乏经验为由予以婉拒,还有些单位提出当场测试技能时,小文常常手脚慌乱,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这都让她沮丧不已。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硬伤”,这类青年的求职前景也不全然是惨淡的,相比接下来要提到的低学历低技能青年,此类青年至少还拥有文凭这张“敲门砖”。除了可选择一些知名度高,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进行见习或实习,以积累实践经验外,面试技巧的善加运用和职业定位的准确与否也是求职成功“上垒”的重要手段,譬如对简历的制作不在于花哨而应突出专长和个性,选择职业不在于最好而应最适合自己的。如果职业定位模糊不清,必须在投递简历前结合自身的能力、专业、兴趣及目前市场供求作一个全面的自我评判,切莫“四处撒网”,决不能有所谓的侥幸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对此类青年的指导法则。

  低学历低技能——与以上三种类型的失业青年相比,低学历、低技能的失业青年就业难度最大。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双重缺乏,使他们长时间闲散于社会,因此他们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这类人员也是目前我们在青年就业工作中较为关注的。

  低学历、低技能的失业青年具有比较鲜明的就业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求职挫败感重

     低学历、低技能的青少年通常在读书时,因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父母也常是批评多于表扬,他们长期处于不被肯定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学生时代产生的挫败感进一步影响了就业,并逐渐演变成强烈的求职挫败感。某一次的求职失败即可能被他们将自身全盘否定,从而丧失继续求职的信心。

  小A儿时特别贪玩,学习成绩一贯很差,由于基础不扎实使他很难赶上同学。因此小A对学习充满了挫败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初中毕业后,小A开始求职,几次的面试失败使他心理备受打击,基本丧失了自信心和求职兴趣。

  二、自控能力差

  部分青年长时间闲散于社会,造成自由散漫的性格缺陷,严重影响到其工作的稳定性。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经常发生上班迟到、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最终无奈被辞退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小B闲散已经两年了,父母的担心被她视为唠叨。为了摆脱父母的“唠叨”,她经常光顾网吧,有时甚至彻夜不归,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使她已经习惯做“夜猫子”,性格变得自由散漫,自控能力差。我们曾为小B介绍过好几份工作,都因上班迟到、工作时间打瞌睡等原因被解雇。

  三、“负标签”效应

  学生时代成绩通常是界定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低学历、低技能的青年早被贴上了“差生”的“负标签”。踏上社会后,一些失业青年更是习惯为自己贴上“负标签”,对自我不认同,对自身极度不自信。

  小C在老师的眼中是个“差生”,在父母的眼中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初中肄业的他求职困难重重。他对自身极度不自信,认为自己没学历,工作找不到,似乎周围的同龄人和邻居都在取笑他,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了“一事无成”的“负标签”。

  四、群党意识
  这类青年较其他类型更习惯发展团体,相同境遇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有所依赖。积极向上的群体可以发挥推动青少年群体共同进步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导致连锁负面效应,混迹在社会上结帮成派的青年团体对社会秩序的安定造成隐患,对自身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社区“麻烦人物”小D小时候常受人欺负,长大后为“义气”经常打架,吸引了一帮“小弟”围绕身旁,还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如今,昔日“古惑仔”的求职成功调动了身边一群“小弟”们的求职积极性,他们在小D的带领下,也主动来职介所找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找到工作,甩掉了“闲散人员”的帽子。

  从以上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低学历、低技能青年虽然比其他三类人群求职意愿更为迫切,但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却在四类中排名垫底。对他们而言,树立足够的自信相当重要,只有摆正位置、合理定位,才能找到展示自信魅力的舞台。

  不同青年面临着不同的就业问题,这是由个体的差异性决定的,但作为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年人也具有共性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如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就业中几乎每个层次的青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往往有不少青年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和选择,这一因素所形成的障碍也是十分突出的;其次,由于青年人本身阅历尚浅,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处于劣势,在就业道路上易走弯路;再者,从众心理也是青年就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盲目跟随热门岗位,而不考虑自身实际状况,致使不少青年耗费了大量财力精力,却未能实现理想就业。

  青年就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依靠青年自身的努力,作为促进就业事业的工作者,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去探索切实推进青年就业的思路。结合我区的就业特点,我们正在积极摸索一系列举措,开展青年就业工作。

  一、建立职介、职业指导员、就业援助员、社工的协作机制,携手促进青年成功就业

  自05年开始,我杨浦职介所指派专人联系各街道,与街道的职业指导员、就业援助员和青少年社工建立了协作机制,通过这一协作渠道,保证各类用工、培训、政策信息及时传输到失业青年,真正的实现了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紧密合作。

  二、开设培训就业服务窗口,提升青年就业竞争力

  在“以培训带动就业”的号召下,我区早在04年就提出了“青年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的培训方针,重点加强对区内7500名左右的青年的技能培训;05年提出了“建立青年实训基地”的培训、实践方针,重点加强对初学技能的青年提供适合的岗位锻炼;06年紧紧围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个人补贴培训帐户卡的要求,重点加强对青年的职业培训指导,与市场就业相结合,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培训观、就业观。

  我区还开设了“培训就业窗口”,将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针对参加培训后暂时没能找到工作的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岗位推荐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帮助他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提高培训就业率,进而解决这一部分青年的就业困难。

  三、坚持“四个带动、两个联动”,推进青年就业工作

  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依靠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少部分人的力量,更多的是要通过各方各面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我区提出了坚持“以发展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带动就业、以管理带动就业”,加强“救助与就业的联动、监察与就业的联动”,把就业问题与其他相关职能工作相结合,积极开拓就业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广大就业人员包括青年人群提供更广泛的舞台。

  总之,青年在迈上就业道路时,一方面对自身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就业观念和心态,回归理性,从而突破就业障碍,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社会能改善劳动力市场各类制度,深化就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广大青年营造更和谐的就业环境。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当前青年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