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微博之工具论

   日期:2012-05-16     来源:|1    作者:文姝琪     浏览:234    评论:0    
核心提示:  除了看笑话和八卦明星之外,你还可以在微博上做更多事。    陈辰一早上到公司,就收到男朋友送来的生日蛋糕。这边刚拆封

  除了看笑话和八卦明星之外,你还可以在微博上做更多事。

  

  陈辰一早上到公司,就收到男朋友送来的生日蛋糕。这边刚拆封,那边就接到远在另一城市出差的同事电话:“蛋糕好吃伐”,正当陈辰一头雾水地纳闷怎么消息传播得这么快,打开微博才知道,早就有人手快地给蛋糕拍了照片发布到微博上。
  
  很多人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时都会说,早上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是查看邮件—这是实实在在和工作有关的,其实与此同时很可能还打开了微博、人人,或者饭否。
  
  习惯性刷微博差不多已经变成和挂MSN、挂QQ相同性质的事情。如果公司屏蔽了这些网站,那还可以用手机上。
  
  现在与新朋友保持联系的方式除了留手机号、MSN、邮箱、QQ等之外,微博上“互粉”也很重要,而且有时候比前几种更直接有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微博在中国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升至40.2%,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15.5%升至34%。
  
  现在,使用微博不再是为了尝试新鲜事物,作为一个基本功用是让人们接收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工具,微博的实用之处也越来越多被挖掘出来。
  
  生于1970年代的大学讲师张志安曾利用微博做过调查记者的行业报告,最后他成功回收了245份问卷—这只是一个最普通的例子。
  
  创业者冯涛在他的周伯通招聘中已经收揽了5万多用户,这些人通过微博发布招聘和求职的信息,并转发给或许也会觉得有用的对象。
  
  求职在微博上变成了一件相对便利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微博缩短了求职者与有用人需求的公司间的距离,减少了中间环节。
  
  想进四大,直接在微博上搜德勤的账号吧,“德勤招聘”赫然出现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项。
  
  如果没有找到你感兴趣的公司的官方微博,可以通过搜一些关键词,找到经常会讲该公司的事的人,从而判断对方是不是公司内部人士,关注Ta,时机成熟的时候用私信和Ta取得联系,这些做法都很正常。
  
  《Kelly Services全球雇员指数调研》发布的调查称,中国雇员通过微博求职的比例为10%。这个比例数字不小,当然,它不代表通过微博求职的成功率,但至少有这么多人已经把微博当作了一个求职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HR、猎头,也都有意识地使用微博来帮助他们工作。
  
  作为公司人,建立圈子也是一个大需求。创业者关注所有的投资人,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机会;广告人在自己的圈子里找到创意,顺便也做个表格体一起对老板吐槽。当然,也不仅仅是职业那么简单,在IT男的关注列表和经常@的对象中找到几位纪录片导演,才知道原来他还怀着一颗文艺心。
  
  有人在微博里寻找机会,有人靠微博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也是了解朋友动向和活动的平台。微博不是社交网络,它也不具备让你完成所有社交动作的功能,不过如果你目标明确,微博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工具。

  01
  
  关注谁?
  
  应该不会有人一注册微博就把系统推荐给你的人都加上关注吧?大家都是成年人,多少也要自己选择和判断一下。
  
  一般而言,加关注还是从熟人开始,朋友、同事、同学,即使想认识些新朋友,也可以从熟人那里寻找些线索,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样做也算是有的放矢,如果盲目加陌生人那就显得不太理智了。
  
  当然,名人也是要关注的,毕竟这个平台就是可以让你感觉离名人距离很近,可能Ta打个哈欠—只要Ta愿意把这个写上微博—你就能知道。有人关注娱乐名人,有人关注财经类的名人,基本上从名人那里也能获知行业动态,选择哪一类的关注就意味着被动接收哪一类的信息。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搜索找到一些感兴趣的行业里的人,用一段时间来了解对方是否是你愿意长期关注的。
  
  02
  
  建立圈子
  
  在微博上建立圈子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从注册账户并加关注开始,你在微博上拥有的圈子就依据你关注的那些人自然而然形成了,除非你关注的都是陌生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相信读这篇文章的也不会是僵尸粉。
  
  除了自然而然形成的圈子,你还会有一些自主的意愿,巩固某一个圈子,拓展一个新的圈子等等。玩微博也是可以有计划的,并且如果想要尽量高效地玩微博,就最好是有计划。
  
  建立圈子有一个前提是至少对一部分人开放一部分个人信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去行动,还要定期评估效果,对于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行业、职位、个性不同,所处的圈子和希望拥有的圈子都会不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从线上发展到线下。
  
  03
  
  打造个人品牌
  
  通常我们在职场的层面上讲个人品牌,可能因为那样的效应比较可测量。微博和现实的职场略有差别,在微博上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即使对于熟悉你的人来说他们已经了解了你的很多部分,但你也可以在微博上强调你想突出的那一部分特点。
  
  高晨原来的工作是行政,她的微博里只有两件东西:自己的摄影照片和别人的摄影作品。三年前她在欧洲游学时爱上了摄影,开了微博之后每天坚持至少发布一张照片。一开始是兴趣,后来就成为一项额外的“工作”,久而久之也成为她的个人品牌。
  
  还有人的微博90%左右的内容和吃有关,而在上班时间里完全不显山不露水,但因为微博,所以同事们也都知道了。
  
  包括做公益这件事,时间长了也有了个人品牌,即使是不直接认识的人,知道你从事哪一类公益活动,碰到相关的事就会找到你。
  
  04
  
  实现“理想”
  
  说理想可能有点大,更多可能是一种带有创新意味的想法。
  
  比如,有人希望通过微博找到5000个中产阶级的人,以这一群人的需求来做一个网站。做网站当然不是什么稀奇的想法,关键是他给自己设置的前提,是他自己的一个想法。
  
  其实,微博能提供的最大的资源是人,即使信息本身也很重要,但在微博上信息和人是密切相关的。你看到一条信息,就必定看到发布这条信息的那个人,对于希望实现某些想法的人来说,人是最根本的资源。
  
  05
  
  找工作
  
  寻找招聘信息永远是跃跃欲跳的职场人们的头等大事。现在还有基于微博平台的求职应用,比如周伯通。简单说起来,如果你授权了这个正式给招聘信息分门别类的应用,你在周伯通发布的招聘和求职信息都可以同步到微博,并能通过@的方式转发给合适的关注对象与粉丝。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设官方微博,如果你想找工作,在这些官方微博上找到对方HR的联络方式比以前可要容易得多。这个方式没有新人和资深职场人的区分,两者都适用。
  
  06
  
  做调查
  
  在微博上做调查有利有弊。好处是便于传播,且如果你的粉丝基础足够深厚,或者你的铁杆粉丝的粉丝基础足够深厚,你的调查样本的规模可以做到比较大,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
  
  坏处或者说是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微博毕竟不是专业调查网站,不可能设置复杂的选项,也很难搜集一些样本的基本信息。如果想做开放式问题的调查,那就要看你沟通的本事和花多少时间下去了。
  
  韦玮
  凯捷咨询跨国企业业务高级经理
  
  C =CBNweekly
  W =韦玮
  
  C 选择关注的时候会不会因为需求较多而变得杂乱?
  
  W 如果工作需要和生活需要可以区分开的话,那就可以用注册几个ID的方法。比如做招聘的公司人,有专门做招聘的微博,名字都很详细,诸如“甲骨文xx组xx招聘专员”之类,这样别人通过关键词都能搜到他。另外还会有一个ID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
  
  公司人需要考虑一下,是否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同一个ID的微博上讨论。现在有分组,对于接收筛选信息来说也比较实用。通常如果关注了50个人,不分组的话其实很多信息就漏掉了。
  
  C 公司人使用微博需要注意些什么?
  
  W 普通的公司人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和以前的博客一样,微博其实是一个自己获取信息,同时有机会披露信息的工具。对于后者,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这方面要谨慎。
  
  很多人会在签名挡里写“本人言论和公司无关”,但写归写,如果个人真的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会被追究责任。微博也是一个媒体,一个传播渠道,是受法律限制的。
  
  另外,通过微博表达出来的情绪、思想、风格最好还是和自己匹配的,否则像戴了一个面具一样,对自己不是太好,也不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展现给别人。
  
  你有多少粉丝,他们就都是你的听众,你没有选择地向他们公开你所有的言论。如果你有2000个粉丝,你把发布微博理解为站在一个大礼堂里向2000人发布信息,就会让自己的言论谨慎一点。微博也会成为猎头做背景调查的一个工具,比如把你最近一二百条微博打印出来,就能看出你的性格了。
  
  C 玩微博也要有计划?
  
  W 看自己花多少时间在这上面,如果每天有两三小时闲工夫,可以关注多一点人,如果只有半小时那就少一点。有些人你关注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废话比较多就去掉。定期做一些梳理是必要的,比如三个月,可以对这一季度你想要获取的信息内容做一个筛选和分类。假设最近三个月你想装修房子,就可以为此建立一个组,关注装修公司和有关的人。这是一个短期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完全删掉。再比如你觉得一个人很有意思,但他讲话比较多,可以单分一组。把微博作为自己一个可以控制的工具。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博之工具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