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到我的工作情况,我会说,我在英国《金融时报》工作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如果有人想再知道得详细一些,我可能会透露(取决于问的人是谁),很久以前我曾短暂地任职于摩根大通(JPMorgan)。我可能还会补充说,我曾在牛津大学念书。
与他人初识的时候,我总是有些好奇,他们曾在何处工作,我也有兴趣知道他们曾在何处念书。在贝恩(Bain)当过咨询师,与在?WhatIf!当过咨询师意义是不一样的。同样,念过耶鲁(Yale)跟念过塔斯基吉大学(Tuskegee)也不是一回事。此类细节并不说明一切,但却是了解一个人的开始。
但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网站上的一篇博客却说,抛出这些名头不仅是虚荣和肤浅的表现,也已不再有什么作用。高科技企业家丹尼尔•古拉蒂(Daniel Gulati)主张,响亮的名头已不像过去那样享有盛名。
古拉蒂说,首先,许多大企业的名头已不再能让人刮目相看。高盛(Goldman Sachs)、新闻集团(News Corp)和麦肯锡(McKinsey)的声誉都在下降。其次,社交网络的出现,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依赖机构名头为自己撑门面: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名头。我们可以直接在Twitter或Facebook上列出自己的成就。
古拉蒂说,因此,年轻人不应该再争抢贝恩、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工作,指望这些名头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属于哪家机构,只不过是对人的一种区分方法。想要脱颖而出,真正的办法是不再关注于在哪家机构任职,而专心思考你在做什么。我们应该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非自己所属的机构而自豪。
这篇博客是我好几年以来读过的最令人振奋的一篇文章了。或者说,要不是这篇文章说的全部大错特错,那它可能是一篇令人振奋的文章。
古拉蒂说成就才是我们应该看重的,这说得没错。但问题是,除少数创业者之外,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取得什么实实在在的成就。即便有,其衡量之困难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你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你不需要响亮的名头来为简历加分,但其余的人需要。
任职过的机构是否赫赫有名,这不仅一点都没有变得不重要,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部分原因在于,就业市场这么不景气,每个人都需要获取所有可获得的帮助。但还有一个原因是,获得这些好工作、好学历比过去更难了。在我那个时候,误打误撞也有可能进入顶级的高校。有了顶级高校的文凭,找工作就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一旦找到工作,只要不是完全不能胜任,就不会被炒鱿鱼。
在过去,出身和运气最重要,努力和技能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它们。如今顺序颠倒了。如果一个人被高盛录用,并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即便这个人并未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但这样的经历足以说明这个人聪明、勤奋——同时可能也有些傲慢、贪婪。如果你正想招聘这样的人,那么简历中“高盛”两个字应该是你格外看重的。
古拉蒂认为,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就不再需要所属机构的名头为自己撑门面了,这种想法也是异想天开。公开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需要简历上有几个响亮的名头,以此作为一条捷径。我也不明白在Twitter上名气大何以能让未来的雇主青睐于你:这只不过说明你花在写无聊的短消息上的时间比花在工作上的更多。
诚然,一些曾经声名显赫的雇主如今在走下坡路,但这并没有古拉蒂说的那么严重。高盛或许不如以往那么高高在上了(不过可别对那些挤破头想去那里工作的求职者说这话),但在旧的大机构衰落的同时,一些新秀正在崛起:麦肯锡和新闻集团在倒退,谷歌(Google)和Facebook在崛起。
所以,我每次都会建议有抱负的人去知名机构任职。当然,这种选择是浅薄的、不公平的,但却是有效的。曾在一家知名机构任职的经历本身,对找到下一份工作大有帮助。而且,在这样的机构任职的好处是,即便这不能令别人刮目相看(不过通常这会令别人刮目相看),至少能让你自己感到自豪。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大机构好像安抚巾(comfort blanket)、子宫和拐杖——这样的形容通常会让人皱眉头,但皱眉头并不应当。这三样东西都是我特别中意的。译者/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