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窝里斗值不值得提倡?

   日期:2012-04-10     来源:财富中文网|0    作者:汪皓    浏览:276    评论:0    
核心提示:每隔几年,公司都会提升大约一百位员工成为合伙人 这能降低“不升职就离职”的负面影响,比如员工不会再

一些成功的企业提倡员工之间彼此竞争并因此获得了发展壮大,使得很多经理人也跃跃欲试。但他们最好三思而后行。

管理咨询师绝对不会建议公司进一步激化内部已然残酷而激烈的内部竞争。他们绝不会这么说:“知道我们要怎么做吗?我们得让员工心生恐惧、勾心斗角。”

管理专家和明智的首席执行官都会选择协作,而非竞争。康奈尔大学工业及劳工关系学院(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t Cornell'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School)人力资本开发执行主任迈克尔-塞利诺称:“从根本上而言,协作是最佳的管理方式。”不论是否果真如此,而今大多数商界人士都认为,通力协作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然而,一些财富500强公司却在培养竞争性的内部环境。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在这方面比较典型。他们的晋升模式是“不升职就离职”。每个人都想成为合伙人,到了一定的阶段,要么如愿以偿,获得众人梦寐以求的合伙人地位,要么公司就会鼓励他们另谋高就。

以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为例。每隔几年,公司都会提升大约一百位员工成为合伙人。成为合伙人意义重大,他们的薪水和公司股权都会大幅增加。但公司35,000名员工中总计只有不到500名合伙人。员工在晋升阶梯上会被逐步淘汰。此外,即使员工已经做到了最高的合伙人职位,也有可能被撤销职位,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其他公司采取的一些用人措施可能会激发企业内部的竞争。众所周知,通用电气(GE)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大力支持“末位淘汰制”。通用电气的高管根据业绩对员工进行排名,一般来说,垫底的10%必须走人。百事可乐公司(PepsiCo)的员工流动率也相当高。怀亚特?杰婓高管猎头公司(Wyatt & Jaffe)总裁马克-杰婓称:“这些方法对他们来说似乎同样奏效。”他还表示,能够顺利通过排名考验的员工在今后跳槽时也会因此而增加求职的砝码。

这能降低“不升职就离职”的负面影响,比如员工不会再那么担忧失去工作了。塞利诺称:“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就是‘不升职就离职’的典型,但‘离职’也并非一定是坏事。”辞职的员工常常能在其他公司寻得满意职位。他补充说:“公司每个人都对这个游戏规则心知肚明。不论是‘不升职就离职’,还是末位淘汰制,核心就是‘加油、加油、加油’。”

然而,竞争性环境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塞利诺表示,如果员工感受到内部竞争的压力,他们会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琢磨如何抢同事风头,而不是努力思考如何把工作干好。

同样,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如果一些员工得知公司对他们进行排名,他们的业绩表现会更差。沃顿商学院(Wharton)教授伊万-巴兰吉在亚马逊(Amazon)旗下的服务网站、机械土耳其人(Mechanical Turk)公司中随机抽取了一组员工进行对照研究。他发现,如果参与者知道公司对自己进行业绩排名,他们的效率会比那些不知情的参与者更低。如果人们发现自己排名比同事还低,那就更是如此。这种信息并未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而是促使他们选择离开。

格洛特咨询公司(Grote Consulting)董事长迪克-格洛特表示,实际上,公司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来鼓励人们通力合作。格洛特曾与百事可乐公司合作过。他表示百事可乐公司管理层的做法是,员工的年终奖有40%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帮助有前途的同事获得良好发展。格洛特称,如果把与同事的合作也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人们就会彼此协作。

格洛特声称,末位淘汰制和其他竞争性措施的好处之一是,公司管理者们不得不对员工进行评估,而很多高管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

可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企业并不一定都要鼓励员工争当合伙人。全球咨询集团汉彬洲公司(North Highland)首席执行官丹?瑞尔敦称:“如果我们实行‘不升职就离职’的模式,可能有些最出色的咨询师会被迫离开。”

汉彬洲公司的做法是让优秀的咨询师安心做咨询,由其他人担负通常由合伙人承担的销售额等任务。瑞尔敦还表示,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拥有股权而不仅仅局限于合伙人。“同事间拥有更多情谊是我们公司文化核心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员工们都能关注客户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考虑是否要鼓励内部竞争时,文化其实是最重要的因素。塞利诺表示,管理者总是希望能找到最好的经验和方法,有些公司可能会采用末位淘汰制的方法。“有些公司采用这种做法获得了成功,但如果希望移植这种做法,则不见得一定会奏效,甚至有可能搞砸。”

缓解公司激烈的内部竞争有很多办法可循,但是,要把一家公司的内部环境从彼此协作转变为残酷竞争却很难做到。而且,鉴于很多公司都已经从集中力量、通力合作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不见得会这么干。

译者:李玫晓/汪皓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窝里斗值不值得提倡?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