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在完成分类(核心胜任力、通用胜任力、专业胜任力)之后,就要开始对其进行分级。胜任力分级的目的在于将员工在某项胜任力方面的表现,进行人为的程度划分(等级划分),以此判断该员工在某项胜任力方面的水平。
胜任力的测评,实际上就是对被测评者有没有、有多少某项胜任力进行测评,尤其是后者。而要做胜任力的测评,首先需要对胜任力进行分级,而胜任力的分级,恰恰是最困难的事情。
根据BEI访谈,我们可以获取某些岗位的优秀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力,并且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将这些胜任力进行人为的程度划分,但是这种划分通常只能印证那些特别优秀的员工,其所具备的某些胜任力之表现程度,对于略低于这种表现程度的胜任力能够带来何种业绩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进行验证,除非BEI访谈的样本量足够大,足够涵盖所有业绩排名靠前的员工。例如,对于营销序列岗位的“沟通技巧”这项胜任力,A员工是该部门最优秀的营销人员,他在该项胜任力的行为描述属于最高级,那么略低于A员工该项胜任力的行为描述的人,必须是业绩排名仅次于A员工的人,否则无法证明“沟通技巧”与业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所以,科学的胜任力测评,不能够简单的将某项胜任力得分/程度最高的员工所具备的行为特征进行描述并倒推,还需要将不同胜任力等级的员工之业绩表现作为论据;并且,条件允许的话,最好通过穷举法,将某项胜任力在某个序列的所有员工当中的行为特征表现逐一罗列,并且将其业绩表现也逐一罗列,从中归纳和提取,这种做法最科学。
在完成了穷举法的验证之后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项工作——将行为描述进行分值区间的划分,对各个行为描述等级赋予一个分值区间,然后让评委进行打分。打完分之后采取平均分(或加权计分)的方式取最终值,这样就能得出各员工在某项胜任力方面的行为等级与分值区间。通过这种科学、精细的划分方式,不仅可以精确的评价员工的胜任力等级,还能够将分值区间与薪酬档位对接,便于胜任力在定薪上的应用。
备注:如果某个序列的员工数量过于庞大,而时间、精力、成本有限的话,也可以采取业绩表现分层(优秀、中等、不合格),再对这些层级的员工进行抽样调查,这同样可以确保胜任力建模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