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如何建立岗位管理体系

   日期:2011-10-26     来源:|0    浏览:265    评论:0    
核心提示:  一. 实行岗位管理的意义  1. 对于降低离职率  ① 员工明确了解本岗位职责及他部门(岗位)职责,有利于了解团队的整体

  一. 实行岗位管理的意义
  1. 对于降低离职率
  ① 员工明确了解本岗位职责及他部门(岗位)职责,有利于了解团队的整体运作,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角色感)
  ② 员工了解任职资格,有利于认知自己与岗位要求的差距,明确学习成长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想成长到的岗位也有了较明确的认知,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发展目标。(目标感)
  ③ 技能资格体系的建立,使员工有了成长目标,并通过资格等级的评定,使能力各异的员工有了相对公正的评价。(成就感)

  2. 对于招聘
  ① 对于求职者,能较明确地了解应征岗位的主要职责范围和资格要求,有利于吸引合适的候选人,预筛选不胜任人员。
  ② 对于公司,能更直观、有效地筛选出合格的候选人。
  ③ 在进行内部招聘时,能给员工更明确的指引。

  3. 对于业务流程
  ① 能更明确岗位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联,强化业务链。
  ② 在梳理岗位、明确职责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现有问题,改善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点。
  ③ 规范了岗位的新增和删减,避免了管理中的随意性,也从而避免了在此过程中造成的职责重叠和职责疏漏。

 

  4. 对于人才储备
  ① 部门可以据此对现有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盘点,系统地、有计划地展开补足性教育,
  ② 部门可根据较高阶岗位的职责和资格需求,有计划地在部门内部培养后备人才。

  5. 对于考核和薪酬
  ① 可基于岗位职责展开业绩考核。
  ② 可基于任职资格展开能力评估。
  ③ 可基于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建立岗位工资体系。

二. 岗位管理的基本阶段
  1. 进行岗位盘点,建立岗位列表及职系、职族、职种体系。
  ① 部门充分交流,对作业内容和资格要求类似的岗位进行合并,对少量辅助性的岗位可主动忽略,以尽量简化公司的岗位体系。
  ② 可考虑对岗位按重要程度进行简单的区分,即:A类(关键岗位),需编制岗位说明书,并明确目前担当者的姓名;B类(一般岗位),只需进行基本职责的描述,控制在5条之内;C类(辅助岗位),只需列入岗位列表。
  ③ 确定岗位的归属。有些部门组织机构比较复杂,甚至有职能交叉等现象,应尽量利用与部门沟通的机会进行梳理,明确该岗位在组织序列中的位置。
  ④ 确定岗位名称。岗位名称须简洁,需与岗位的任务、职责匹配,名称十分重要,能反映基本岗位信息。如:“财务部经理”这个岗位名称,反映1、岗上之人在财务部;2、该岗位主管财务工作;3、职务是经理;4、在行政划分上属于中层管理岗位等信息。
  ⑤ 确定岗位编号。首先要确定编号的标准,岗位编号应直观、简洁,具唯一性。
  ⑥ 确定岗位基本职责。此时只是为了对各岗位进行区分和确认,所以只需要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⑦ 确定定员人数。部分岗位没法准确定员,可给出模糊性数据(或人数范围),有的岗位是根据作业量进行人数浮动,可列出单位标准。

 

 

部门

岗位编号

岗位名称

定员人数

岗位基本职责

备注

 

 

 

 

 

 

 

 

 

 

 

 

 

 

 

 

 

 

 

 

 

 

 

 

  2. 建立关键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及一般岗位的职责描述。
  ① 与部门充分交流,甄别关键岗位。关键岗位的基本特性是:在业务流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或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公司的业务后果产生较直接、重大的影响,岗位相对固定,难以被其它岗位替代,或是专业性较强、难以招募的人才性岗位。
  ② 确定岗位说明书的标准模版和实施流程。确定模版时可先在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操作,经反复交流后确定既简单又有效的模版。
  ③ 对部门参与说明书编制的人员进行培训,并形成《岗位说明书》编写指南之类的文件。
  ④ 在公司展开关键岗位《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同时督促各部门编制一般岗位的职责描述。

  3. 岗位说明书的保管与更新机制。
  ① 岗位说明书应采用电子版形式保存在公司服务器上,并在各部门设置查询窗口和权限。
  ② 建立岗位管理规范和岗位说明书变更流程,岗位有变更或职责、任职资格等主要项目有变化时及时更新服务器上的岗位说明书。
  ③ 在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开展时,要求遵循岗位说明书的基本规范。

  4. 实施标杆岗位的岗位价值评估
  ① 在各个业务领域选出具代表性的岗位,作为岗位价值评估的标杆岗位。
  ② 确定评估工具,成立岗位价值评估委员会,就评估工具的使用对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
  ③ 评估委员会先对一、两个岗位进行试评估,邀请该岗位担当者参与。
  ④ 根据评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细化评估标准,形成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
  ⑤ 全面展开标杆岗位的价值评估,并参照最终得分建立基本的薪酬曲线。
  ⑥ 参照标杆岗位情况,将其它岗位对应到薪酬曲线的相关位置。

 

  三. 岗位说明书编写注意事项:
  1. 应与该岗位的实际担任者谈话,了解此工作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及岗位的日常作业特点和范围;
  2.应充分观察直接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整理所取得的职务信息;
  3.应搜集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事例,对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比如把文秘人员的打字、收发文件等一系列行为收集起来进行归纳分类,得到有关工作内容职责等方面的信息。
  4. 资格要求要精炼,切合岗位实际,一般性素质要求(如敬业、有责任心等)不需列入。


  5. 注意以下要素:
  ◇ 对事不对人
  ◇ 尽可能具体,可操作
  ◇ 表述准确
  ◇ 剔除废话
  ◇ 任职资格与岗位责任对应
  ◇ 建立工作系统,完善任务与岗位的关系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如何建立岗位管理体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